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念如何,?理財水平怎樣,?招商銀行近日發(fā)布了《2011年中國大學生財商調查報告》,,揭示了當代中國大學生的財商狀況及特征,。
報告顯示,大學生這一即將步入社會,,開始獨立管理個人財務的群體,,蘊含著中國財富成長的希望,,亟須有關財商解惑和指引,。
此次調查在全國25個城市90所高校發(fā)放了2000份調查問卷,同時還對100位大學生進行了深度訪問,。調查顯示,,大學生群體蘊藏著超乎想像的財商潛力和潛在理財需求:超過90%的大學生受訪者已經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94%的大學生受訪者表示,,愿意參加公益理財知識推廣活動,。
然而,在當代大學生財商總體朝健康,、積極方向成長的同時,,也存在著某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大學生群體的財商存在著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財商失衡態(tài)”,,理財水平亟待提高,。
財商失衡態(tài)是指大學生群體在財富觀、理財觀念,、理財知識,、理財意愿、財務目標,、理財實踐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某些不足,,阻礙了他們對于理財的正確認識和有益實踐。
報告發(fā)現,,大學生財商水平的分布圖形呈“紡錘形”(即兩頭小中間大),。“財商失衡態(tài)”造就了溫室族,、財盲族,、懶惰族和月光族四個族群�,!皽厥易濉贝髮W生從不缺錢花,,但從家庭獲得的財商教育不足,這一人群比例不高,;缺乏足夠理財知識的“財盲族”,,認為自己的理財知識還不足夠,也沒有合適的渠道去了解,;另一種是意識上認同理財,,但行動上缺乏動力的“懶惰族”;“月光族”則沒有任何結余,,甚至少數大學生還有債務,。
調查中還發(fā)現,大學生收支不平衡存隱憂,。有15.1%的大學生無法保證收支平衡,,另有7.9%的人表示從來沒有想過收支問題。同時,,大學生的日常財務尚缺乏嚴謹的計劃,,對通貨膨脹等重要的經濟環(huán)境變化缺乏足夠的感知和認識。
而理財意愿強烈理財意識欠缺的現象也較為明顯,。分別有47.9%和40.0%的大學生將每月基本消費之外的節(jié)余用于豐富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愿意將部分節(jié)余存銀行的人數占35.9%,而愿意投資其他金融理財產品的比例僅為8.2%,。另外,,只有16.0%的大學生有記賬的習慣,。
對于理財產品,參與調查的大學生認知綜合來看仍較為片面,。在嘗試將節(jié)余投資金融理財產品的大學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投資了股票。而基金,、保險,、債券等相對來說更適合非專業(yè)投資者的金融產品卻乏人問津。
與此同時,,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理財認知愿望與行動有鴻溝的問題較為普遍,。調查顯示,正在理財的受訪者中只有20%的人非常愿意參加理財知識推廣活動,;在表示不了解理財,,但希望獲得理財知識的受訪者中,只有19.9%的人非常愿意參加活動,。
當代大學生的理財意識仍處在懵懂期,,多數還只停留在“意愿階段”。對此,,理財師建議,,從未來財富健康的角度考慮,大學生應對畢業(yè)之后將要面臨的財務問題有所思考,,著重培養(yǎng)這方面的認知,,多讀、多看,、多學理財知識,,為今后的個人理財打下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