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高位運行的宏觀經濟數據如期出臺,,令“從緊貨幣政策”或將改變的預期落空,。一系列跡象表明,信貸閘門仍將收緊,這給視資金為命脈的房地產行業(yè)帶來微妙變化:2007年長三角樓市“土儲為大”的游戲規(guī)則風光不再,,“資金為王”定律進一步加劇了行業(yè)分化。
尷尬的“零成交”
盡管“拐”與“不拐”的爭論一時難見分曉,,但在系列調控政策之下,,長三角樓市進入高位盤整,則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顯著的指標就是交易量急劇萎縮,。南京網上房地產的數據顯示,春節(jié)長假期間,,南京樓市創(chuàng)下“零成交”紀錄,,認購僅30多套,沒有一例成交,,令人大跌眼鏡,。盡管屬于傳統(tǒng)淡季,但與去年春節(jié)七天認購270套,、成交48套相比,,“零成交”的成績單仍然相當難看。 上海天天房展網研究中心的統(tǒng)計也顯示,,春節(jié)后的六個交易日(2月9日至2月14日),,上海新房(剔除動遷配套房)的成交量僅為360套,相當于去年同期的55%,。其中,,節(jié)后第一天成為“網上房地產”成立以來的第一個零交易日。 2月19日,,萬科發(fā)布的最新公告顯示,,今年1月份公司實現銷售面積23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8.5億元,。與去年12月實現銷售面積76.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1.7億元相比,雙雙跌去七成多,。 未來供求關系的變化則可能給樓市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南京網尚地產研究機構副主任李智預測,,南京2008年新建商品住宅上市面積將比2007年增長近20%,住宅銷售則可能略有下降,,預計今年商品住宅供銷比在1.18:1至1.06:1之間,,出現供略大于求的情況。 不少業(yè)內人士分析,,受信貸緊縮,、保障性住房供給增加等因素影響,2008年的房價不可能重演2007年的瘋狂,。眼下成交縮量,、打折促銷之類的場景可能就是調整的序幕。
“土儲為大”成往事
與房市冷清相伴隨的是土地市場的變化,。2月1日,,春節(jié)前南京最后一次土地拍賣會上,涉及商業(yè),、辦公,、住宅等各類性質的七幅地塊全部以底價成交,整場拍賣會歷時僅10分鐘左右,。 一向被視為樓市“風向標”的上海,,土地拍賣同樣出現了“速凍”。1月底成交的楊浦區(qū)新江灣城第五幅地塊,,樓面地價為7500元/平方米,,比兩個月前兩萬元的單位樓板價急挫逾六成。盡管此中有種種人為因素,,但地價走低之勢已明顯,。 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yè)“土儲為大”的制勝秘籍,已經悄然失色,�,!�2007年開發(fā)商狂炒‘土地儲備’概念,是與當時資本市場的火熱相呼應的,。土地對房地產企業(yè)不僅意味著未來發(fā)展的基礎,,更成為其重要的融資手段和資金杠桿�,!苯K華泰證券行業(yè)研究員張馳飛說,,為了推高股價或籌備上市,“圈地”成為開發(fā)商的必然選擇,。隨著信貸緊縮政策的推行,,在樓市趨冷的預期下,地價回調也是必然結果,。
“資金為王”加劇行業(yè)分化
國家統(tǒng)計局2月19日公布,,我國1月份CPI同比上漲7.1%,,這讓此前市場對從緊貨幣政策可能松動的預期落空,,遭遇“信貸饑渴”的地產商壓力仍然難以緩解,。 國內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yè),多采用“開發(fā)——周轉——再開發(fā)”的模式,,開發(fā)資金的直接融資比例不過兩三成,,間接融資的主渠道為銀行。2007年第四季度以來,,銀行信貸緊縮,,大多數房企即遭遇“貧血”。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yè)上市,、再融資的門檻相比去年明顯提高,加上近期股市的波動,,這一融資渠道同樣趨緊,。 “2007年高價拿地的企業(yè),將面臨相當大的資金壓力,�,!崩钪钦f,“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yè),,可能不得不將項目轉讓,,或者與其他開發(fā)商合作開發(fā)。擁有資金實力的地產商則可借機低價收購或與他人合作開發(fā)存量土地,�,!� 為了加速資金回籠,開發(fā)商普遍加快了銷售節(jié)奏,,長三角地區(qū)各城市也吹起了促銷打折之風,。南京個別樓盤喊出“先打九七折,再減三五萬”的口號,,購房貼息,、裝修基金、抽獎送車等明折暗扣也比比皆是,。杭州的“凱德視界”“蝶園”等樓盤也紛紛推出打折促銷活動,。 張馳飛認為,去年的行情是“拿到地就能圈到錢”,,開發(fā)商非理性拿地的現象比較突出,。但隨著信貸緊縮,相當部分開發(fā)商“手頭趨緊”,,企業(yè)的資金運作和融資能力以及項目管理水平開始真正顯露,。今后,,行業(yè)分化將加劇。
---相關文章---
開發(fā)商與炒家:從"合作伙伴"到"互嚙冤家"
由于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一些開發(fā)商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開發(fā)商與炒房者這一對昔日哄抬房價的“合作伙伴”如今卻變成了“互嚙冤家”,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政府調控房地產的政策效力漸顯,,原先由于“炒家”盛行而扭曲失真的住房供需關系回歸真實,。[全文]
政策導向:從“主調市場”到“主調保障”
對于2007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密集推出的系列調控政策,專家認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思路已由“主調市場”轉向“主調保障”,,這一切無疑將對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