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日前在巴西利亞舉行,,會議上發(fā)表了聯(lián)合聲明,,正式宣布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并宣布在北京召開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 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男屡d地區(qū)之一,兩者從“相識”到“互信”,,從“握手”到“相擁”,,從跋山涉水到開通直航,從零星的貨物交易到全方位的合作,,雙邊關系的這種跨越式發(fā)展看似不可思議,,卻又在情理之中。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吳洪英表示,,中國-拉共體論壇的成立是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建立共識的體現,是實現中拉整體合作非常關鍵的一步,,將為中拉關系未來的發(fā)展搭建新的平臺,、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拉共體論壇的成立不是一廂情愿,,而是一拍即合,。 自1960年古巴與中國建交到近十幾年來中拉關系的提速發(fā)展,與拉美和加勒比主要國家的雙邊關系一直是中國對拉政策的核心,,體現了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外交思路,雙邊合作也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發(fā)展態(tài)勢。 于拉美而言,,與中國日益緊密的經貿聯(lián)系正在成為其對外戰(zhàn)略越來越重要的一環(huán),,尤其是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fā)后,,對中國的強勢出口是許多拉美國家免受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增長率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 在新的歷史時期下,,中拉雙方都希望將雙邊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現新的突破。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的橫空出世成為建立中拉整體合作的契機,。拉共體的成立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的一體化進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吳洪英認為,拉共體的成立是歷史性的,它使中方有了與拉美在整體合作層面進行對話的對等方,,中拉合作也因此進入了新的時期,。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洪波看來,中國-拉共體論壇的成立,,顯示了中國和拉美在國際舞臺上更加自信,,更加成熟,順應了全球化,、多極化發(fā)展的大趨勢。 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發(fā)展,,中拉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在雙邊領域,中國是拉美八大經濟體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并與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簽署了自貿協(xié)定,。中國與主要拉美國家在能源,、礦業(yè)、農業(yè),、金融,、基建等諸多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人文交流也逐步推進,。目前,,中國已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設了32所孔子學院和10個孔子課堂。 中國-拉共體論壇的成立,,將在中拉現有的雙邊合作,、多邊合作的基礎上增加整體合作這一新的內容,使中拉戰(zhàn)略合作的布局更加立體,、層次更加分明,。 吳洪英指出,中國-拉共體論壇成立后,,中拉整體合作初現雛形,,這將為中拉提供集體對話、集體交流的平臺,,為今后的機制化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中拉應繼續(xù)擴大人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認識,,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爭取實現雙贏、多贏,,共同促進南南合作和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關于雙邊,、多邊和整體合作的關系問題,吳洪英認為,,目前中拉雙方最核心的工作是以現有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為支撐和依托,,搭建好整體合作這一新的平臺。等到整體合作實現機制化,,必然對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深化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孫洪波指出,中拉整體合作的未來發(fā)展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他認為,,中國-拉共體論壇是建立在中國與拉共體這一地區(qū)一體化組織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拉美內部如何形成統(tǒng)一共識,,如何平衡不同立場、不同利益訴求將成為中拉整體合作未來走向的一個關鍵因素,。此外,,中國應提出一些務實、有效的合作措施,,升級現有合作模式,,提高合作質量,實現從“增長”到“發(fā)展”的質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