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韓國通信委員會25日開始對蘋果的“跟蹤定位”問題進行調查,,法國、德國,、意大利等許多歐洲國家政府上周也已要求蘋果對該問題進行解釋,,而美國監(jiān)管機構更是將調查范圍擴大到了移動設備供應商的整個行業(yè)。
25日,,美國眾議院負責隱私權監(jiān)管的能源和商務委員會向蘋果,、谷歌、微軟,、諾基亞,、惠普和ResearchinMotionInc.六家移動通訊系統(tǒng)開發(fā)商發(fā)函,要求這些公司就他們是否追蹤用戶定位信息做出更多解釋,。有消息稱,,盡管其他幾家系統(tǒng)開發(fā)商也存在搜集用戶位置信息并錄入數據庫的問題,蘋果公司的行為似乎更惡劣,,它能儲存用戶長達一年的位置信息,而使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卻只是記錄最近的數十個位置信息,。
該委員會要求蘋果首席執(zhí)行官喬布斯最遲在5月9日前就若干問題做出回復,,其中包括:運行蘋果公司移動通訊系統(tǒng)的設備追蹤、使用,、儲存或分享了哪些定位信息,,這些設備為何要追蹤、使用,、儲存或分享這些信息,。
目前,這六家公司均未對收到的信函予以置評,。但《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文章認為,,谷歌和蘋果收集這些定位信息的更大目的在于,競相創(chuàng)建能夠通過手機確定用戶位置的大規(guī)模數據庫,。這些數據庫能幫它們開發(fā)規(guī)模高達29億美元的定位服務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Inc.稱,這個市場將在2014年增至83億美元,。
據悉,,對位置信息的廣泛收集是快速發(fā)展的個人數據市場的最新前沿地帶。手機收集位置信息有很多用途,,有助于提供查找當地企業(yè)和社交網絡等有用服務,,一些位置數據還能幫助手機網絡更有效地傳輸電話信號。谷歌還曾對外表示,,使用部分數據是為了建立精確的交通地圖,。比如,,一部手機的位置數據可以提供一段高速路上車流速度的詳細情況。
美國眾議院議員,、兩黨聯(lián)合隱私權小組聯(lián)合主席愛德華?馬基認為,,收集用戶定位信息的做法存在隱患“如果犯罪分子破解手機系統(tǒng)窺視孩子們的行蹤,后果將不堪設想”,。美國著名IT網站“連線”也刊文指出,,掌握某人行蹤,會引發(fā)各種潛在的犯罪聯(lián)想,,蘋果的有關功能使用戶可能處于危險境地。
《華爾街日報》安全分析師的最新測試更讓人擔憂,。此前,,蘋果和谷歌兩家公司均曾說用戶可通過關閉手機的位置服務來避免定位數據被收集,,但安全分析師的測試顯示,在關掉定位服務后的幾小時內,,iPhone還在繼續(xù)收集并保存新的位置信息,。該媒體此前還曾披露,,除了用戶的行蹤信息外,蘋果和谷歌等公司還通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將用戶的其他隱私(電話號碼,、真實姓名、年齡,、性別等)透露給第三方,而用戶在限制資訊跟蹤方面幾乎是完全束手無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