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常委、秘書長吳玉良12月29日透露,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最近要出臺有關公車配備使用的新規(guī)定,,這個規(guī)定比過去更加嚴格,。中央對公車治理的最新表態(tài),引起了網民熱議。網民表示,,公車改革勢在必行,,也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治理公車私用問題上,執(zhí)行要有速度,,執(zhí)法要有力度,,勒住公車私用這匹野馬。
公車改革勢在必行
署名趙艷生的網民指出,,公務用車問題上中央政治局會議,,說明黨中央對公務用車問題的重視程度,有決心,、有信心打破“公車私用”的特權,;公務車問題專項治理與“小金庫”治理被列為同等重要的位置,擺上政治局會議進行研究部署,,也說明公務車問題專項治理也已成為黨中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頭戲,。公務車問題上了政治局會議并不是小題大做,而是說明這個問題很嚴重,,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有網民指出,公務用車存在的主要弊端是:一是浪費大量資金,、資源,;二是公車私用影響單位形象;三是個人行為占有社會資源,,有失社會公平,;四是公務用車公私不分,交通事故頻發(fā)造成賠償責任不清等等,。因此,,對公車進行治理勢在必行。
有章不循比無章可循更糟糕
網民“獨特氣質”表示,,治理公車的號角又一次吹響,,老百姓很受鼓舞,也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治理公車私用問題上,,執(zhí)行要有速度,,執(zhí)法要有力度,勒住公車私用這匹野馬,。
署名“實點”的博客文章表示,,實事求是地說,對于公車管理,,我們不是無章可循,,而是不執(zhí)行的問題,這在某種意義上比無章可循更糟糕,就像有法不依的嚴重危害性一樣,。導致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是制度和規(guī)定普遍遭遇官員的軟抵抗,在與官員的博弈中節(jié)節(jié)敗退,,形成法不責眾的尷尬局面,,始終都達不到傷筋動骨的效果,以致收效甚微,。而從公眾的角度來看,,治理公車腐敗的意義,已經不局限公車腐敗本身,,而是考驗黨和政府反腐敗決心和力度的一個看點,。
完善預算管理加強輿論監(jiān)督
對于如何進行公車治理,許多網民也給出了自己的方案,。
署名“坐井管天”的網民表示,,可以設立公車標志,公開公車車號,,再在車上標注:此乃公車,,公車私用請舉報。還有網民指出,,進行公車治理,,關鍵是加強預算管理,加強公車消費的透明度,。
署名“國強博”的博客文章建議,,其實治理的方法很簡單,只需中紀委下個令,,要求各單位把自己的公車數(shù)量和車牌號碼都放在網上向社會公布,,讓公車暴露在陽光下就可以了。同時,,比照中辦、國辦發(fā)布的通知精神,,嚴格遵守公務用車配備使用制度,,對其配備的公車數(shù)量和標準以及單車的排氣量和價格是否合理,在網上給予解釋清楚,,需要精簡多少,,低配更換多少,限時幾日完成,,接受輿論監(jiān)督,。要是有的單位想隱瞞部分公車不報,那也是行不通的,因為每輛車都在單位固定資產賬上有詳細記載,。今后,,各單位報請?zhí)碇眯萝嚕家涍^上一級紀檢委的審核批準其適用的規(guī)格標準,,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公款購車。只有這樣才會清理出超編配置車輛與超標準配置的高檔豪華型用車,,收回和減少了這些車輛的購車款,、耗油錢、修理費,、司機工資和其他混雜虛報的多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