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年4月
拿到清友的新書三月有余,,好幾次提筆疾書卻又半途而止,,不得不感慨,知易行難,,閱讀,、品味清友的文字清新淡然,但想為之做評卻難于上青天,。原因就一個字“�,!薄� 一解為“專一”,。清友之清即在其研究之專一,,其實于文章之外清友是一個博聞強記,、眼界頗寬的學者,但令人驚訝的是,,文章之內(nèi)清友始終與“能源經(jīng)濟”,、與“黑金石油”骨肉相連。此種專一讓這本《石油的邏輯》蘊藏了無數(shù)智慧的點滴,。 二解為“專業(yè)”,。對于油價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話題,市場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分析和預測,,為吸引眼球,,陰謀論者、博出位者,、神秘論者大行其道,,清友的卓然不群在于其分析模式之專業(yè)、研究框架之井然有序,。專業(yè)的研究,,不一定能得出最準確的預測,但肯定能給出最可信的邏輯,。 三解為“專情”,。從七年前第一次讀到清友的博客,到過去三月間品味《石油的邏輯》,,字里行間總能感受到清友對其研究領(lǐng)域的絲絲深情,。同為研究者,我可以深刻體會到專情于研究的艱澀,,這意味著每一個燈紅酒綠的夜晚在枯燈下的不眠苦讀,,這意味著每一個潮起潮落的日子在抽象世界中的孤獨徘徊,這意味著每一個空氣清新的清晨在信息世界里的不懈游走,。可貴的專情為清友的研究打上了真誠的標簽,,進而保證了《石油的邏輯》是“我手寫我心”的果實,,而非某種利益訴求、某種潛在壓力催生的鄙陋文字,。這種專情在我看來,,是值得品味并帶來閱讀快感的真性情。 清友的真性情,,還體現(xiàn)在這本書的名字,。在我看來《石油的邏輯》并不像是一本暢銷書的書名,如果改成《預測油價的秘密》或是《誰準確預測了油價》或是《黑金戰(zhàn)爭》之類的名字,,也許這本書可以賣得更好,。其實不為人知的是,,清友真有點像“章魚哥”,在2008年油價沖上140的瘋狂日子里,,所有市場人士都在暢想油價高開高走的未來,,只有清友不識時務(wù)地判斷那是“最后的瘋狂”,結(jié)果油價出人意料地高臺跳水,,清友完勝,;在2009年初油價跌到40的悲慘日子,所有市場人士又都在哀嘆黑金年代的逝去,,只有清友聳人聽聞地建議“戰(zhàn)略性抄底”,,結(jié)果隨后油價再一次觸底反彈,清友完勝,;就在不久之前,,清友還在一次小聚中基于歷史實證分析預言中國股市難現(xiàn)強勢,至少從那以后的走勢來看,,清友再度小勝,。 作為隱藏很深的“章魚哥”,清友卻從不標榜自己是個“預言家”,,這也正是我喜歡《石油的邏輯》并堅持認為這是一本有知識,、有內(nèi)涵卻不會板著面孔的學術(shù)書的真正原因。我始終認為,,當一個經(jīng)濟學家正襟危坐談預測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jīng)濟學家了,每一個受過系統(tǒng)訓練的經(jīng)濟學家都不會以預測對了某個未來而沾沾自喜,,原因很簡單,,經(jīng)濟學不預測。就像曼昆說的,,經(jīng)濟學最終教會我們的是一種觀察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維方式,用這種思維方式去解剖現(xiàn)實,,去尋找邏輯,,去思考趨勢才是經(jīng)濟學家的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