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政》
紀碩鳴周東華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1月
“中國模式”是近年來比較熱的詞,,各種各樣的人都在說著“中國模式”。普通人大多只有模糊的感受,,卻說不清“中國模式”的究竟,。其實,,很多國內(nèi)外學者在這個話題面前,處境與普通大眾也差不多,。最近一本新書《中國新政》也涉及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抽空讀了一遍,感覺作者在這個問題上還是不清晰,。 《中國新政》把中國的現(xiàn)代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新中國成立到文革結(jié)束,這種分期很常見,,幾乎是研究中國必然的一種劃分,,不同只在于,對于這個階段如何評價,。有一些人把這個階段說得一無是處,,以凸顯后來改革開放的唯一正確性。但此書的作者并沒有如此簡單化,,而是肯定了這一時期的成績和貢獻,。作者以“革命黨”用革命模式來管理中國這樣的說法,解釋了那個時代的特征,。當然,,與“革命黨”相對的是“執(zhí)政黨”由此也引入文革結(jié)束后的第二個階段。然而“革命黨”與“執(zhí)政黨”的劃分并不完全合理,,其調(diào)和左右的意圖并不能真正抓住中國問題的本質(zhì),,對于“中國模式”的探討幫助不大。 人們常常把新中國的六十年分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作者與這一常見方式的不同在于,,他對“后三十年”又有更為細化的劃分,。作者把改革開放到2003年視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第二個階段,認為這是一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作者把2003年以后至今,,稱為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書名所顯示的“中國新政”階段,。從領(lǐng)導人的交接班上看,,這一階段實際上就是胡溫階段。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試圖從第三階段的“中國新政”中探討和總結(jié)“中國模式”的核心價值,。但我認為,作者的探討還是有較大的局限性,。 探討“中國模式”實際上涉及到一個思想和理論資源問題,�,!爸袊J健钡乃枷肜碚撡Y源顯然不來自西方,因為現(xiàn)成的西方理論難以解釋“中國模式”,,或者說現(xiàn)有的西方理論,,大多數(shù)都與“中國模式”不相吻合。那么“中國模式”的思想理論資源是從中國的現(xiàn)實完全新長出來的嗎,?有一部分也許是,但不能全部囊括,。例如作者提到的“三個代表,、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事實上并不是全新的系統(tǒng)理論,,依然可以找到各自的思想和理論源頭。 作者認為,,經(jīng)歷了第二階段的高速發(fā)展,,進入第三階段,中國面臨一個巨大的社會轉(zhuǎn)型,。因為,,第二階段積累了很多社會問題,例如,,所謂“新三座大山”即住房,、看病、教育,。然而,,作者在這個問題上,與一般的流行觀點并無多大差別,。流行觀點認為,,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的區(qū)間的時候,是社會矛盾集中突發(fā)的階段,,每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都經(jīng)歷過這個階段,。我之所以不認可這種觀點,一是,,按照這種觀點,,現(xiàn)在的社會問題就是陣痛的代價,只有進一步提高GDP才能解決,,這是唯經(jīng)濟論,,容易把社會引入誤區(qū)。第二,,這種觀點以所謂共性代替?zhèn)性,,實際上,,對現(xiàn)在的人是不公平的,為什么現(xiàn)在的人就必須經(jīng)歷陣痛,,為后面的人付出巨大的代價,?更嚴重的是,現(xiàn)在的人付出了代價,,后代就一定能收獲幸福嗎,?本質(zhì)上,這種觀點還是“歷史進步論”,。第三,,這種觀點某種程度上也是為當代種種不合理現(xiàn)象的辯護,例如“資本原罪,、貪腐”等等,,它似乎在說,在1000美元——3000美元這個區(qū)間,,這些問題都是必然的,,都是必須忍受的,都是將來能變好的,。 作者接受了這樣的流行觀點,,對于探討“中國新政”或“中國模式”并沒有帶來多少新意。因為,,按照作者闡述“中國模式”的未來,,依然是以西方社會為目標,所謂“中國新政,、中國模式”不過是速度快一點,,手段與人不同而已。但我認為“中國模式”的未來目標不改變,,還是以別人為榜樣,,手段的不同,并不能真正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不管是作者所說的“新三座大山”還是資本原罪,、貪腐、貪官外逃,、環(huán)境危機等等,,還將長期性地繼續(xù)出現(xiàn)。 總體上說《中國新政》一書的核心思想,,還是在用西方的思想源來解釋中國,。雖然作者也顯示出對中國社會的關(guān)注和悲憫,但是,,我認為,,作者的探討還是比較膚淺,,沒有抓住中國社會問題的關(guān)鍵,也就沒能在“中國模式”的探討上有真正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