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科技部黨組書記李學勇同志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減災救災工作方案,確定了以下六大應急措施: 一,、迅速組織多領域專家對地震災情和預防次生災害進行綜合技術研判,,掌握第一手材料,,為抗震救災決策服務。本次地震震級高,,有感范圍大,,波及寧夏、甘肅,、青海,、陜西、山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重慶、貴州,、云南,、廣西,、西藏、江蘇,、遼寧,、上海等地。綜合分析,、研判此次地震的原理,、成災機制及發(fā)展趨勢,對于救災減災工作的科學決策意義重大,。13日下午科技部組織召開了由地震局,、中科院、國土資源部,、水利部,、教育部、氣象局等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參加的分析會,,對此次地震災害的發(fā)生機制及后續(xù)震情開展分析、研判,,力爭盡快掌握第一手災情資料,,為抗災救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 二,、利用先進的衛(wèi)星遙感,、遙測等先進技術手段,獲取災區(qū)遙感,、遙測等圖像資料,,為及時、準確掌握災情提供有效幫助,。目前,,由于交通、通訊中斷等原因,,部分地震災區(qū)的災情仍然不明,。因此,要充分依靠衛(wèi)星遙感,、遙測等手段,,為科學研判災情提供支撐。遙感中心要盡快獲得地震災區(qū)的衛(wèi)星圖片,,組織專家進行分析,,提出災情初步分析判斷意見,報國務院及有關部門,。 三,、根據(jù)災區(qū)的緊迫需求,,組織一批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應急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產品(裝備),盡快送到一線,,服務抗震救災,。要動員全國科技界和各地科技部門的力量,針對災區(qū)面臨的燃眉之急,,如次生災害評估與治理,、災后民居與道路修復重建、供電,、通訊,、飲用水安全、疾病防治等,,加強災區(qū)抗震救災、災后重建工作的技術應用,、推廣和指導,。篩選、推廣一批災區(qū)急需的便攜,、耐用的供電,、供水等方面的實用產品和設備。組織一批應急實用技術,,編制《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實用技術手冊》,。建立專家組,為實用技術與產品的篩選工作和災區(qū)抗震救災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四,、從科技經(jīng)費中緊急安排500萬元,用于支援四川地震災區(qū),。同時,,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再安排3000萬元,專門用于支持抗震,、防災,、減災科技項目。 五,、印發(fā)部署科技抗震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發(fā)揮科技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受災省區(qū)各級科技部門要充分發(fā)揮科技工作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要在當?shù)卣慕y(tǒng)一領導下,,積極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和溝通,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專家為當?shù)氐木葹臏p災工作開展技術服務,,協(xié)助當?shù)卣龊镁葹臏p災工作。 六,、盡快建立遙感,、地質、建筑,、醫(yī)藥等各領域的技術咨詢專家組,,隨時準備趕赴一線投入抗震救災。加強對地震次生災害的預防,。盡快組織專家加強對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災害的研判,協(xié)助有關部門對易于發(fā)生次生災害的地區(qū)和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jiān)控,,為防范,、減少次生災害的危害,保證水庫,、大壩,、鐵路、公路,、橋梁,、隧道、涵洞等重要設施安全提供技術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