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2-25 龍一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中國足協(xié)本周啟動可以說是史上動靜最大的一次“國字號”選帥工程。 本次選帥最大的看點無疑是競聘者人數(shù)多,,而且一水兒的“中國造”,。符合資格的境內(nèi)候選者目前在崗的少下崗的多,數(shù)來數(shù)去快趕上一個民兵排了,。他們分別競爭中國男足各支隊伍的8個教練崗位,,其中4人(高洪波,、沈祥福、殷鐵生,、吳金貴)爭奪男足國家隊主教練一職,。雖無法與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yè)生爭搶某公職機關的一兩個“鐵飯碗”相提并論,但這樣的激烈程度在中國體壇也算少有,。從競聘者人數(shù)上看,,中國足球還是有些家底的,至少在教練這個位置上算是后繼有人,,只可惜足球這項運動可沒有人多好辦事的說法,,否則的話國足早已成為世界杯決賽階段的常客了,。 從競聘者的國籍上看,,這次完全針對國內(nèi)教練的選帥工程,與目前西方國家盛行的保護主義毫無瓜葛,。在聘請“洋教練”的環(huán)節(jié)上,,如果沒有米盧硬撐門面,再加上半個霍頓,,我們算是失敗到家了,。杜伊在華執(zhí)教最后鬧得雞飛蛋打,造成中國足球在世界杯和奧運會兩線失利,,也令大家再次放棄了對“洋教練”的幻想,,教練本土化似乎成了中國足球的不二選擇。但一想到當年“朱家軍”兵敗亞洲杯的慘狀,,不由得又給本土教練打上了問號,,誰能保證他們不是上任風光卸任窩囊啊。 選帥團隊空前強大,,也是一大看點,。在工作團隊由競聘工作者、競聘選帥組和新增的競聘監(jiān)督組三部分構成,,每個部分都堪稱兵強馬壯,。其中,競聘選帥組無疑大權在握,,而且由過去的5人增至10人,。按最簡單的邏輯推理,這次選帥的集體智慧由此放大了一倍,,挑選出最佳人選的勝算也隨之同比例上升,。當然,一旦選出的新任主帥在未來幾年內(nèi)毫無斬獲,那么選帥組每個成員承擔的責任也會輕許多,,畢竟這是由10人集體做出的重大決定,。 此外,選帥組成員幾乎囊括了叱咤中國足壇的元老級人士,。在他們身上,,你固然可以看到中國足球那些還能說出口的成功,但與此同時,,中國足球經(jīng)歷的若干次重大失敗也和他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戚務生和徐根寶,都是不同時期中國足球“苦大仇深”的親歷者,,他們或許和你我一樣,,其實心里對國足主帥的勝任標準也沒個準譜,但對于什么樣的人不適合這個位置,,二老倒是可以結合自身經(jīng)驗剖析一下,,然后用排除法將與自己執(zhí)教風格相近的候選者剔除出去即可。 沒把以往的“洋教練”請回來,,或是搬出幾個國際足壇的專家級人物,聽聽他們對候選人的看法,,實在令人遺憾,。縱然中國足球被除了米盧之外的“洋教練”傷得不輕,,但他們終究對中國足球有一些清醒而獨特的認識,。況且,聽聽這些在中國崴泥的“洋教練”的忠告和規(guī)勸,,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還有一個看點是面試筆試相結合。據(jù)說,,筆試耗時長達3個小時,,而且考題涉及國內(nèi)外時事。要當“國字號”的教練,,必過時事這一關,,聽起來就很有創(chuàng)意。一個不關心全球經(jīng)濟危機,、通縮風險加劇,、主要經(jīng)濟體都在降息的人,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大局觀特好的稱職教練嗎,?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有時候雇主要的是專才,知道的多反而被戴上特點不突出的帽子,有時候雇主要的是全才,,只會“一招鮮”的你只能再等伯樂了,。這次選帥的規(guī)矩就是要筆試時事,考察一下候選者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也無不妥之處,。惟一擔心的是,題出的別太難,,否則就是有意偏袒吳金貴了,,人家正經(jīng)的“學院派”出身,筆試是別人的短板他的特長,,如果一道題是“德國現(xiàn)任總理默克爾的前任是哪位”,,估計只有曾留學德國的小吳同學等不多的幾個人能回答上來。 不管怎么說,,與最近一年中國足壇接連傳出的各種壞消息相比,,中國足球選帥這件事也應算個利好。就像足協(xié)新近調(diào)整的領導班子一樣,,新任國足主帥或多或少都能給球迷帶來一些希望,。盡管這個希望依舊渺茫,而且有可能再次變成巨大的失望,,但總比什么都沒有強多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