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幕時的盛況,。 |
|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內忙碌的交易情景,。 | 提要:1920年7月1日,北京政府于1919年批準,又經(jīng)過一年左右籌備期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在上海正式開業(yè),。這是1872年中國以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方式成立輪船招商局,開創(chuàng)中國股票發(fā)行和買賣以來,,歷經(jīng)約50年時間才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它和1918年北京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以及1921年5月在上海開業(yè)的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一起,標志著近代中國的證券交易進入了證券交易所時代,。 然而,,就在1921年,濫設交易所彌漫上海灘,,但是投機終無好下場,,時近1921年年底,上海金融市場上銀根漸緊,,一些交易所因錢莊和某些銀行抵制,,告貸無門,只能走破產(chǎn)一條路了,。經(jīng)過這次風潮112家交易所存留下來的只有6家,。
證券交易所成為“暴富”風向標
翻開中國近代證券市場發(fā)展史冊,1921年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追溯,。就在1921年的年底,,上海又爆發(fā)了一次濫設交易所和買賣交易所股票的風潮。這次濫設交易所,,是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后經(jīng)營狀況較好,,從而使得部分人以為成立證券交易所是賺錢的捷徑而進行投機引起的。關于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后的經(jīng)營狀況,,以及隨后大批各種名目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情況,,當時擔任日本中華取引市場株式會社調查課職務,同時負責上海日日新聞報經(jīng)濟版面的日本人濱田峰太郎,,曾經(jīng)在上海作過比較詳細的調查,,并把他的調查匯集成《支那的交易所》一書于1922年6月在上海出版,。 據(jù)峰田的調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從1920年12月1日至1921年5月31日止的結算表中,,收入達677504.78元,。其中,營業(yè)手續(xù)費收入達585757.72元,,扣除各種費用和給所員的獎勵費以后,,純利達到368696.77元。其股東的股利半年達到30%,,創(chuàng)造了“同種事業(yè)中稀有的記錄”,。受到這種好成績的鼓舞,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第二次股東大會決定把股本總額從5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結果,,從1921年6月1日到同年11月30日止的結算中,總收入上升到1002836.63元,,其中,,營業(yè)手續(xù)費達872488.22元,純收入達666129.9元,。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1920年股東每股6.25元的股票,得到的收益是2.5元,,實際相當于年利率40%,。受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優(yōu)厚成績的鼓舞,該所一部分發(fā)起人和一部分中介人開始組織成立另外的交易所,。結果,,上海雜糧油餅交易所和上海華商棉業(yè)交易所也相繼成立,而且成立后效益也不錯,。雜糧油餅交易所從1921年1月至12月一年獲得純利71333.57元,。棉業(yè)交易所從1921年7月1日到12月底的半年中,獲得純利更達324194.96元,。 當時,,中國人自辦的交易所在上海出現(xiàn)才一二年時間,絕大多數(shù)人對于交易所的性質和作用并不了解,。見到這些先后成立的交易所利潤豐厚,,股票價格在市場上也隨之迅速上漲的現(xiàn)象,便錯誤的以為成立交易所容易發(fā)財,,更有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得以投機暴富的好機會,。因此很快就出現(xiàn)了一個興辦交易所的高潮。一時“同聲附和者,風起云涌,,于民十(1921年)春秋之間極一時之盛,,最多時上海交易所有136家。信托公司亦以民十(1921年)夏秋間為全盛時代,,最多時上海一地即有12家,。”
一哄而起濫設交易所彌漫上海灘
對于這種一哄而起競相成立交易所和搶購交易所股票進行投機的情景,,當時人有一段文字刻畫頗為生動:“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千百十萬之股本,,可于座談之頃,,搶認足額。蓋公司之名稱方出,,公司之股價已漲,。茍能側身發(fā)起之林,搶認若干股,,則一轉瞬間,面團團作富家翁矣”,。在交易所熱中,,甚至出現(xiàn)“即僅掛一籌備招牌,其一元一股之認股證,,執(zhí)有者亦居為奇貨”的現(xiàn)象,。“至能得發(fā)起人之以原價相讓時,,則身受者恩感再造矣”,。 但是,這期間設立的交易所,,因為絕大多數(shù)都是為投機而設,,因此,從行業(yè)上看,,除公債,、股票、標金,、棉紗等等之外,,各種適合不適合的行業(yè)都成立了交易所,連布,、麻,、煤油、火柴、木材,、麻袋和煙,、酒、砂石,、泥灰等等行業(yè)都成立了交易所,,有的還不只一家兩家。從時間上看,,除白日進行營業(yè)的交易所外,,還有夜間和星期日進行營業(yè)的交易所。從資金上看,,1921年一年間成立的交易所的總資本,,就已超過到1920年年底為止成立的所有的銀行資本數(shù)。這種種奇景,,被當時人形容為:“論名稱,,既集華洋海陸為一家,論人物,,則冶娼優(yōu)隸卒于一爐,。光怪陸離,開中外未有之先河,;變幻莫測,,極天地未有之奇觀�,!� 更令人驚嘆的是,,僅在1921年10月至11月的兩個月時間里,在上海外國領事館里注冊領照的交易所數(shù)量就達到80余所,。其狂熱的程度實在是無以復加,。但是,當時中國工商實業(yè)的水平并不高,,交易買賣總額本來就有限,,再加上這些交易所成立的目的就是投機,因而炒買炒賣交易所股票就成了它們的主要業(yè)務,。尤其是違反交易所條例中禁止本所股在本交易所上市買賣的條規(guī),,大肆炒作,哄抬價格,,將之視為牟利的主要手段,。“今之創(chuàng)辦交易所者,,其惟一目的,,則在本所股買賣”。因此,當時出現(xiàn)的交易所業(yè)務范圍有不兼營它種證券者,,但“決未有不兼營本所股者”,。見附表(另附)是濱田1921年9月交易所股票買賣高峰期時在上海對中國證券交易所和滬海證券交易所所做的調查,調查的對象是當時新設立的證券交易所實收的股價和在交易所的上市價,。從調查表的數(shù)字看,,上市價一般都比實收價高很多,高一倍以上是普遍情況,,最高的達到五六倍之多,。僅從這些數(shù)字中,我們也完全可以想象到上海當時炒買炒賣交易所股票哄抬股價的狀況,,以及彌漫于上海證券市場上的明顯的賭博投機心理,。
投機終無好下場112家僅余6家
當時上海成立的交易所數(shù)量到底有多少家,準確的數(shù)字是不容易弄清楚的,,《銀行周報》第五卷第四十四號刊登的“交易所之分析”一文中列舉了有名稱,、營業(yè)種類、資本額及地址的交易所112家,。濱田的調查列舉了117家,。濱田的調查中除名稱、營業(yè)種類,、資本額,、地址以外,還舉出了這些交易所的注冊地,。從濱田的調查中可知,這117家交易所中,,符合正規(guī)手續(xù)向北京農(nóng)商部立案的只有7家,。未注冊的27家,情況不詳?shù)?0家,,3家在上海松滬護軍使署注冊,,剩下的50家都在上海的外國租界中向外國領事館注冊,而且絕大部分在租界開業(yè),。其中向法國總領事館注冊的最多,,達27家。向西班牙領事館注冊的次之,,為19家,。向美國和意大利注冊的各有2家。這么多的交易所之所以在外國領事館注冊,,在租界落腳開業(yè),,是因為此前北京政府頒布的證券交易所法和物品交易所條例規(guī)定:一種類的物品或證券一個地區(qū)只能設立一所。這些濫設的交易所自知難以得到農(nóng)商部的批準,便紛紛涌入除收手續(xù)費外沒有其它限制的外國租界,。而且,,濫設交易所的這種風氣很快就從上海擴散到其它城市,“信交的狂熱不僅上海一地為然,,且蔓延及于國內其他都市”,。 然而,為投機而設的交易所,,是難以維持的,。雖然此前在上海當?shù)毓ど虡I(yè)者的呼吁下,北京政府也曾發(fā)過禁止濫設交易所的文件,,但因大多數(shù)交易所設于租界,,因而收效甚微。但是,,經(jīng)濟規(guī)律的作用卻不受人們意愿的左右,。時近1921年年底,上海金融市場上銀根漸緊,,一些交易所因錢莊和某些銀行抵制,,告貸無門,已感難以支持而不得不宣布倒閉,。1922年2月,,當法國租界當局受到各方壓力,不得不頒布實行整頓租界內交易所的措施時,,這些濫設的交易所的結局,,就只能是剩下破產(chǎn)一條路了。最后,,經(jīng)過這次風暴存留下來的交易所只有6家,,即成立較早而又比較規(guī)范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上海金業(yè)交易所、中國機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和上海雜糧油餅交易所,。
(作者為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