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一張成本為10元左右的公交IC卡,在各地的發(fā)行銷售中,,紛紛漲了身價,。北京、成都,、武漢等地收費20元,,上海、鄭州等地收費30元,。把紙質車票換成IC卡,,要加裝刷卡設備,支付卡片費用等,。其最終受益者,,是乘車人,同時也是公交公司———至少,,它降低了人工售票的成本,,消除了紙質車票的印刷費用�,?墒�,,公交公司并沒有承擔相應成本,費用全部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不僅如此,,一些部門還從中獲取了利益,比如去向不明的押金,、利息,。 這一筆巨大的資金沉淀去了哪兒,?成都市公交集團營運部的負責人解釋說,城區(qū)設置了30多個網點,,每年在發(fā)行上的投入將近500萬元,這也是一筆成本費用,。以前每年虧損1.3億到1.5億元,,使用IC卡后,每年的虧損降到了9000萬到1億元,。 僅憑一張小小的IC卡,,發(fā)卡公司就可以“空手套白狼”,毫無風險地取得可以隨意使用的巨額資金,。并且,,我發(fā)現,從小小的改變或曰改革中獲益甚至套得真金白銀的,,絕不止公交系統(tǒng)一家,。1995年,鐵道部開始電腦售票系統(tǒng),,將“硬票”改為“軟票”,,每張收費2元。這項為了推廣新系統(tǒng)的臨時性收費,,竟然就“臨時”到了現在,。12年間,僅這一項收費,,就是上百億元,;今年10月,民航系統(tǒng)全面推行電子客票,。原先綜合價值20元的紙質機票,,改為成本不足1毛錢的“行程單”之后,航空公司一年就節(jié)省了16億元,。民航受益了,,可由于整個運營管理系統(tǒng)的不完善,乘客的麻煩隨之而來:網上支付不方便,、簽轉出現問題,,被假票欺騙。電子客票讓航空公司省事了,,節(jié)約了成本,,負擔麻煩呢,全由消費者扛,。 我們的許多改革,,都有國際慣例做支撐。上海公交卡公司就說:“一卡通”收取押金完全符合國際慣例;而紐約,、巴黎,、倫敦等國外大城市的慣例是:根據卡內存入金額的高低,給予消費者優(yōu)惠折扣,,或者免卡費,。 社會改革時期,公眾要經歷許多“以舊換新”的轉變,。小到公交IC卡,,電子客票,大到教育,、醫(yī)療,、就業(yè)、社會保障等等方面,。如果都是讓老百姓來扛改革成本的話,,愿意支持改革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改革過程中這樣那樣的付出,,必然要有人承擔,。合理的成本分擔,才能保證多數人對改革預期持樂觀態(tài)度,,而不是遭受“盤剝”的被動承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