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金磚四國”(BRIC)的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四國領導人將于6月16日在俄羅斯烏拉爾山區(qū)城市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正式會晤,。
“去年,,四國外長曾在本次峰會的舉辦地葉卡捷琳堡舉行會議,,那次會議會后發(fā)表的聯(lián)合公告預示著四國會走向峰會或在更廣泛領域展開合作,,標志著四國合作啟動了機制化的進程,此次會議正是這一進程邏輯化的結果,。金磚四國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常駐莫斯科,、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
將集中討論能源、貿易等經濟話題
四國領導人將重點就國際金融危機及20國集團峰會進程,、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氣候變化以及“金磚四國”對話的未來發(fā)展等重大問題交換看法。李建民說,,此次會議將集中討論能源,、貿易、食品等經濟領域內話題,,將較少涉及政治和安全問題,。
根據(jù)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9日在中外媒體吹風會的表述,四國領導人將主要出席小范圍會談,、大范圍會談,、聯(lián)合記者會和工作晚宴四場活動,時間共約5個小時,。
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涅斯捷連科在當?shù)匦侣劙l(fā)布會上表示,,“金磚四國”峰會將通過一項聯(lián)合聲明。
在此次會議前,,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愿意購買不超過500億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行的新債券,,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烏柳卡耶夫也稱將出資購買不超過100億美元的IMF債券。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表示,,巴西將購買100億美元IMF債券,,首次成為該組織債權國。曼特加稱,,“金磚四國”的另一成員———印度也可能宣布類似舉措,。
“這預示著‘金磚四國’在危機后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和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中將爭取更多發(fā)言權,提升自身地位,�,!北本┐髮W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表示。
“去美元化”難有實質進展
俄羅斯和巴西在此次會議前的表態(tài)加劇了市場對于四國將減持美國國債的擔心,。烏柳卡耶夫10日說,,目前超過30%的俄外匯和黃金儲備被用于購買美國國債,未來這個比重可能降低,。
同日,,巴西官員也表示,該國計劃賣出美國國債,。同日,,不僅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從3.86%升至3.99%,連美元指數(shù)也小幅走低,。
“減持美國國債這一話題在這次會議上一定會提到,,但不會是主要話題,并且四國就此達成某種實質性協(xié)議也非常難,�,!敝袊ㄔO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
對于外匯儲備規(guī)模高達2.8萬億美元的“金磚四國”而言,,唱空美元并不符合其利益,。高盛分析員阿爾貝托·拉莫斯分析,實際上“金磚四國”5月份的外匯儲備中共增持美元資產超過600億美元,。
在四國中,,巴西外匯儲備達2002.3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俄羅斯外匯和黃金儲備約為4040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印度外匯儲備達2540.52億美元(截至去年底),。三國外匯儲備之和也未及中國1.95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截至今年3月)。
趙慶明說,,另外三國對美國的順差也比中美之間的順差小得多,,減持美元資產對中國的傷害比對其他三國都大,中國更不能輕舉妄動,�,!斑_成減持協(xié)議不太可能,但不排除會后四國可能達成一些例如貨幣互換,、金融援助方面的協(xié)議,。”王勇說,。
實際上,,中俄、中巴之間已經開展了以上方面的合作,,包括不久前的中俄“石油換貸款”,。“四國立刻擺脫美元體系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從局部做起擴大本國貨幣的影響力,。”據(jù)李建民介紹,在“金磚四國”之后的中俄領導人會晤中,,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更廣泛地開展中俄之間的本地貨幣結算,。
“金磚四國”合作前景喜憂參半
“金磚四國”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奧尼爾于2001年提出的。四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領頭羊,,國土面積占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6%,,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2%。
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tǒng)計,,2006至2008年,,四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0.7%。高盛日前表示,,危機加快了“金磚四國”趕超發(fā)達經濟體的步伐,,估計“金磚四國”可在2029年超過G6實力。
“四國的發(fā)展階段比較接近,,這有利于結成同盟與發(fā)達國家進行談判,,減少各自承受的壓力。而四國在經濟上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很大,。”王勇說,。
然而,,外界對于“金磚四國”的合作前景也存在著擔憂。趙慶明表示,,“金磚四國”有合作的基礎,,但基礎不夠,不論從區(qū)域基礎還是從政治基礎上,,共同點并不多,。
“巴西和俄羅斯是資源能源出口國,中國和印度對能源需求較大,,在這方面有互補性,;但在金融危機下,巴西和俄羅斯更多地尋求貿易保護,,而中國和印度更呼吁開放的自由貿易,,利益需求又有差別�,!崩罱裾f,。
李建民表示,“金磚四國”現(xiàn)在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國際經濟體,,在金融危機下,,四國共同受到發(fā)達經濟體經濟衰退的影響,,因而抱團在一起探討一種合作的模式,但是危機過后四國合作的動力又在何處,,卻很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