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歐洲國家一天然氣站,。新華社/法新 |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4日宣布,已于當晚再次減少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量,。 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Naftogaz)當天也發(fā)表聲明稱,,只有在烏克蘭國家能源安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才能保證輸往歐洲的天然氣暢通無阻,。這番表態(tài)暗示著如果爭端繼續(xù)升級,,烏克蘭將截留俄羅斯過境天然氣。 同一天,,歐盟呼吁俄烏雙方努力解決爭端,,并希望俄過境烏克蘭輸送給歐盟的天然氣不會受到影響。
俄可能繼續(xù)削減對烏供氣
俄塔社援引Gazprom發(fā)言人庫普里亞諾夫的話說,,鑒于烏方無意采取切實措施,,俄方從莫斯科時間4日20時開始,,再次減少原供氣量25%。至此,,俄方削減的供氣量總幅度已達50%,。 庫普里亞諾夫警告說:“談判已陷入僵局,如果烏方不回到談判桌上,,俄不排除進一步減少供氣量的可能,。”不過,,庫普里亞諾夫說,,此舉不會影響對歐洲用戶的供氣,而且俄方已與特別機構合作對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其他國家的天然氣實施監(jiān)控,。 由于烏克蘭今冬遭遇寒冬,,而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不足,因此請求俄羅斯自今年1月1日開始緊急向其供應天然氣以彌補供需缺口,,截至目前供氣量已達19億立方米,價值約6億美元,。但烏方至今沒有支付這筆費用,。
烏威脅截留輸歐天然氣
Naftogaz當天發(fā)表聲明暗示,如果俄方進一步減少對烏供氣,,烏方為保護國內消費者的利益將“保留采取適當對等措施的權利”,。言下之意,烏方可能截留部分俄羅斯過境烏克蘭供應歐洲的天然氣,。 俄羅斯每年向歐盟國家出口的天然氣中,,80%需過境烏克蘭,因此截留俄供應歐盟的天然氣成為烏克蘭的“撒手锏”,。2006年年初,,俄烏發(fā)生天然氣爭端后,烏克蘭就截留了約1億立方米的過境天然氣,。 面對俄方指責,,烏克蘭第一副總理亞歷山大·圖爾奇諾夫3日接受當?shù)仉娨暸_采訪時反唇相譏,他說從去年12月起,,俄方就沒有向烏支付天然氣過境費用,。但俄方認為,這是烏方咎由自取,,因為雙方還未簽訂相關協(xié)議,,烏方也未開具費用清單。 不過,,烏克蘭總統(tǒng)尤先科3日表示,,應按照烏俄兩國總統(tǒng)今年2月在莫斯科達成的協(xié)議盡快解決天然氣爭端,,絕不挑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戰(zhàn)爭。
歐洲為能源安全擔憂
歐盟委員會能源事務委員安德里斯·皮耶巴爾格斯4日說:“俄羅斯已經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它是歐盟可靠的天然氣供應者,,烏克蘭作為歐盟天然氣的輸送伙伴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歐盟對此非常珍重;希望俄烏雙方竭盡全力盡快找到一個最終的解決辦法,,同時也希望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歐盟天然氣自給率約46%,,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占其總需求的近1/4,。2006年俄烏爆發(fā)天然氣爭端后,殃及歐洲數(shù)國,。雖然此后歐洲力求供應渠道多元化,,但短期內難以改變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狀態(tài)。 事實上,,俄烏雙方在天然氣問題上合則兩利,。如果糾紛持續(xù)下去,非但可能重演兩年前的悲劇,,而且將損害雙方作為天然氣轉口國的信譽,。避免天然氣問題政治化,將是俄烏與歐洲建立可靠能源合作關系的重要一步,。 今年2月,,俄烏也曾因天然氣債務問題發(fā)生糾紛,不過在兩國總統(tǒng)出面后,,爭端遂順利解決,。此次事件能否順利解決,也是對即將出任俄羅斯總統(tǒng)的梅德韋杰夫的一次考驗,。據(jù)悉,,梅德韋杰夫4日已致電烏克蘭總統(tǒng)尤先科,希望烏當局能“強有力地”推動此次爭端得以“盡快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