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上周宣布,,正通過個人賬戶買入美股,�,!霸趧e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他建議道,。這并非他第一次如此建議,。
巴菲特的建議對不對呢?長期市盈率數(shù)據(jù)顯示出兩點信息:一是以歷史標準衡量,,美國股票似乎較為廉價,二是美國股市仍存在下行空間,。
雖然從原則上講,,巴菲特的建議十分合理,但實踐起來并不容易,。三個月前,,當信貸緊縮延續(xù)數(shù)月,房利美和房地美宣告陷入困境時,,股市投資者就已經(jīng)感到恐懼,。他們的恐懼是否已經(jīng)到頭了呢?事實證明沒有,。今天我們也應該問同樣的問題,,盡管答案無從知曉。
巴菲特給我們上了一堂歷史課,。他指出,,道-瓊斯指數(shù)在1932年7月跌至谷底,但在富蘭克林·羅斯福出任美國總統(tǒng)之前就上漲了近1/3,。這沒錯,,但事后找出底部再容易不過了。如果不是后見之明,,1929年“萬圣節(jié)”前夜(即10月31日)之前的市場很可能看上去像底部:當時道-瓊斯指數(shù)剛剛經(jīng)歷了兩個可怕的交易日,,與此前的峰值相比已下跌近40%,。因為要在別人恐懼時表現(xiàn)得貪婪,逆向思考的投資者涌入市場,。但隨后股市又跌了80%,。悲劇不太可能重演,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盡管如此,,除了追隨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外,還可能有更糟的選擇,。一些散戶投資者抱怨,,他們既沒有巴菲特那么多錢,也不像他那樣能夠長期持有,。在互聯(lián)網(wǎng)繁榮期,,很少有人這樣抱怨,因此更正確的診斷是:他們既沒有直覺,、也沒有膽量來聽從巴菲特的建議,。歷史地看,典型的股市投資者的業(yè)績遜于市場平均表現(xiàn),,恰恰做到了高買低賣,。巴菲特的建議之所以上佳,正是因為沒有多少人聽取他的建議,。
市場時機的選擇就是一場龐大的“剪刀,、石頭、布”游戲,。如果你自信能總是搶先一步——像巴菲特那樣,,并且有充分的理由——那么務必要想盡一切辦法識破市場走向。風險在于,,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投資者不過只是算計了自己。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玩“剪刀,、石頭、布”的最佳建議就是隨意出招,�,;诖笾孪嗤脑颍罴训耐顿Y建議就是定期定額投資,,而不要費力去把握市場時機,。
(10月22日英國《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