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1月31日,中國證監(jiān)會前主席周正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明確表示,應該抓緊構建對股市的安全評估和應急處理機制,。彼時,,上證指數(shù)經(jīng)過一輪快速下跌,尚盤旋于4300點一帶,。如今,,時間過去半載有余,上證指數(shù)也在9月3日創(chuàng)下了2248.07點的本輪調(diào)整新低,,與今年1月31日上證指數(shù)收盤4383.39點相比,,近乎腰斬的股指早已讓人恍若隔世。 如果說周正慶提出要構建股市應急機制,,是因為那時上證指數(shù)正在經(jīng)歷一輪股市暴跌的初始階段,、并未預料到其后還有遠比當時暴跌更厲害的下跌的話,那么,,經(jīng)過半年多的凌厲下跌,,目前適時啟動股市應急機制,顯然較之年初應急機制的構建,,更顯得刻不容緩,。
只要看看投資者的信心是多么缺失、心理是多么脆弱,,看看市場是多么弱不禁風,、股市暴跌對實體經(jīng)濟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影響,再看看整個市場籠罩的悲觀氛圍,,以及股指低點連著低點,、沒有人知道也不敢預測底在何處,我們就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適時啟動股市應急機制的緊迫性,。 目前,,中國股市走勢呈現(xiàn)出令人異常困惑的現(xiàn)象。國際原油期貨大漲,,中國股市大跌;原油期貨大跌,,中國股市更跌,高油價灼傷中國股市的理由似乎并不成立。歐美股市大漲,,中國股市大跌;歐美股市大跌,,中國股市更跌,歐美股市走勢影響中國股市的理由似乎也不成立,。國內(nèi)CPI走高,,股市大跌;CPI走低,股市更跌,,CPI影響股市的理由看來也難以成立,。 究竟是什么讓中國股市跌跌不休的呢?目前看來,投資者對大小非解禁潮的恐懼,、對通脹前景的擔心,、對企業(yè)業(yè)績下降的憂慮……諸多因素糾結在一起,讓投資者對后市極度看淡,,非理性拋售已成為羊群效應下的集體無意識,,悲觀預期也在羊群效應中被不斷放大。以奧運開幕日的行情為例,,奧運開幕日當天,,是投資者對奧運行情期盼的最后一天,然而當天開盤后市場的疲弱表現(xiàn),,加上投資者對奧運行情失望情緒的宣泄,,造成下午開盤后股指急劇下挫,大部分投資者都選擇在奧運開幕日殺跌出逃,,因為市場一致預期奧運會結束后股市會大跌,。如此心理共振,竟然造成當天上證指數(shù)暴跌121.86點,。此次大跌,,清楚地告訴有關方面,股市應急機制應適時啟動,。因為一項網(wǎng)絡調(diào)查已顯示,,目前有近75%的網(wǎng)友看低股指到2000點以下,其中,,看低到2000點的占25.41%,,看低到1800點的占18.43%,還有高達30.36%的投資者認為大盤會跌到1800點以下,,僅有四分之一的網(wǎng)友認為大盤的低點在2300點一線,。如此驚人一致的預期,很容易引起類似奧運日的股市劇烈震蕩,,造成股市在很低位置仍然出現(xiàn)崩潰式下跌,,造成資本市場"硬著陸"和金融市場的動蕩不安,。 在股市安全評估和應急處理機制方面,周正慶早先的建議,,正是目前市場迫切期待有關方面能給予回答的問題,。在周正慶看來,有關方面應組織力量對股市發(fā)展狀況進行深入,、細致、科學的研究分析,,包括研究什么是股票指數(shù),、市盈率指標的合理水平,為判斷股市是否健康發(fā)展提供科學的定量依據(jù),。要仔細研究一下中國股票指數(shù)在多少點以前是經(jīng)濟實體可以承受的,,超過多少點是不可承受的。市盈率保持多少倍是合理,、健康的,,超過什么標準就可能標志著過熱。在評估和判斷過程中,,一定要從中國國情特點出發(fā),。我國資本市場具有"新興加轉軌"的特征,是處于只有17年發(fā)展歷史的初級階段,,而國民經(jīng)濟處于改革開放,、快速發(fā)展階段。因此,,應切忌不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盲目與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發(fā)展一兩百年的成熟市場進行簡單比較,,從而得出不切實際的結論,做出錯誤的評估,,誤導市場,,影響領導層的決策。只有真正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安全評估,、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才有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出現(xiàn)大的紕漏,。 顯然,,市場預期需要穩(wěn)定,愈演愈烈的非理性殺跌需要遏止,,而這一切都亟需一個針對股市習慣性下滑的剎車——股市應急機制的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