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本市場穩(wěn)定的力量”,,中國基金行業(yè)在迎來十年大慶的時候,,最近卻宣布正面臨“最困難的時刻”。
的確是悲喜交集,。2007年中國基金業(yè)曾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基金規(guī)模從年初8500億元迅速上升到3.27萬億元,基金賬戶從1400萬急速攀升至1.1億戶,。誕生十年的中國基金業(yè)從未如此輝煌,。然而,2008年市場的“跌跌不休”把喜悅一掃而空,。
從去年6000點的高位,,上證指數至今已跌去2500點。春節(jié)之后一路暴跌更讓投資者眼綠,。在21日舉行的“第三屆證券投資基金年會”上,,有基金經理稱,這種氛圍讓人想起當年跌穿1000點,,唯一的差別是,,“那時候周邊環(huán)境沒有像今天這樣惡劣”。
2007年的豐厚收益正在銳減,。今年80%的基金投資者虧損了15%到20%,,只有30%左右的投資者稍有戰(zhàn)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年鑒編委會主任王連洲說,,這是對不成熟的投資者一次深刻的風險教育,。
真金白銀的“風險教育”會有效嗎?
年會發(fā)布的基金持有人調查報告發(fā)現,,面對虧損時,,高達76%的基金投資者選擇“保持不變”,只有8%的投資者選擇“賣出”,。這種對虧損無動于衷的態(tài)度,,正是目前在股指下跌情況下還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基金贖回現象的原因,。不過,,這種情況能保持多久?讓基金經理們擔心的,恰恰是投資者的信心,。
廣發(fā)基金董事長馬慶泉表示,,他已經感到投資者心態(tài)的變化,如果市場繼續(xù)保持一種劇烈的向下勢頭,,信心松動苗頭一旦出現,,可能就是“一場雪崩”。這位資深基金業(yè)人士說,,基金手里拿的是老百姓的錢,,他“杞人憂天”,就是擔心老百姓心態(tài)改變,。
擔憂似乎正在全行業(yè)彌漫,,這同樣是前所未有的。
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張后奇形容自己“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至今為止,他對美國的“次貸危機”這個新名詞都感覺“看不清楚”,。一個本來“看上去很美”的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怎么會一夜間成了罪魁禍首?在“金融全球化”,、“金融深化”的主流經濟話語中,,為什么制造出了這種“惡性腫瘤”?這位金融專家對此深感困惑,。
他真切地感到,在全球的金融市場里,,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多么渺小”,。“剛出生的嬰兒才學游泳就被放到太平洋的邊上了,,在臺風的季節(jié)我們盡力保持謹慎,,但這個外部的市場環(huán)境,其惡劣的程度還是讓許多機構都無所適從”,。
國際市場風險的“不確定”,,加大了中國股市的波動,這成為中國基金業(yè)的共識,。同時,,在慘烈的下跌面前,人們也開始反思,,過去兩年在“股改”的利好刺激下的一波大牛市,,是否有被渲染過度的成份?
一位與會的基金經理說,“大小非”解禁,、再融資,、創(chuàng)業(yè)板、股指期貨……管理層似乎要趁著這一輪資本市場飛速發(fā)展,,想把5年要干的事情在一年內全部干完,,可是“搞大躍進”的結果,付出代價的一定是投資者,�,!笆袌鲇晒┣笠�(guī)律決定,違反規(guī)律肯定要受到懲罰”,。
“2008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不止一位基金經理引用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的說法。
在總理召開記者會的當天,,上證股指一度暴跌將近4%,。當天,央行繼續(xù)上調準備金率,,表明緊縮貨幣政策不變,。當晚,美聯儲減息75個基點,,以刺激經濟,。
當天泰信基金總經理高清海給許多同行打電話,發(fā)現大家分歧很大,。有人認為“情緒性下跌”還會繼續(xù),。也有消息說,一家大保險機構將在第二天申購十億基金,�,!皩ν瑯右粋信息,會出現完全不同的解讀,,這正是困難時期的一個典型特征”,,他在當天的博客中寫道。
高清海在21日的基金年會上慷慨陳詞,,呼吁要“勇敢面對最困難的時刻”,。他開玩笑地說,這幾天在北京到處請客喝酒,,就是對那些重要的大客戶進行說服工作——“這個時候該入市了”,!
“原來講黃金十年,中國牛市,,這都是我們講的,。倡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也是我們做的,。作為一個機構投資者,,你要有責任感�,!彼f:“這個時候你應該站出來,,表明你的態(tài)度”。
在高清�,?磥�,,政府能救市固然好,但是基金行業(yè)還是要擼起胳膊“自己救自己”,�,!澳阕约憾疾痪攘耍讓政府來救你,,你在水上面,,讓政府在水下面,你覺得合適嗎,?”
泰信基金的“高調”感染了很多人,。嘉實基金副總經理李道濱應和說,基金業(yè)的確應該更多思考“責任與回報”問題——老百姓把養(yǎng)老的錢都托付給你了,,指望著你這個基金讓人家“喝上鮮牛奶”,,可現在“涼水都沒了”,這個壓力有多大,?,!
做為一只“老基金”管理者,李道濱的應對方案似乎更實際,�,!笆袌鲆欢〞胁▌樱豢赡芩腥硕假嶅X”,,所以,他認為基金公司承擔的“更重要的責任”,,是讓投資者學會“如何在紛亂的環(huán)境下用更多工具去分散風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不論如何,,牛市“上半場”已然結束,。在“重估的下半場”,中國基金業(yè)作何選擇,,一定程度上確實是決定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對于基金業(yè)自身,做多還是做空?活著還是死亡,?確實是個問題,。本報北京3月23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