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助學金申請的終選現(xiàn)場,,評審老師們面對一厚摞申請表,。他們謹慎地推算著每一張表背后那個家庭的窘?jīng)r,。要挑出“最應當捐助的學生”,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成為判斷的依據(jù)。
一位老師要在兩張報名表中選擇一個,,她拿起其中一張,,輕輕嘆了口氣:“留的是個手機號碼嘛。”這位從事學生貸款工作多年的老師最后選擇了表格上“聯(lián)系方式”欄填著村口三叔家固定電話的申請學生,。這名學生將在大學4年里,,每年獲得5000元助學金。
一個“貧困學生”的來信
幾個數(shù)字,,一張資助申請表,,拿起放下之間,評委們可能并沒有想太多,,而這個夏天,,卻牽動著對貧困生的所有議論——包括丑聞,還有心酸,。
一個去年申請到這項助學金的學生,,給當年的評委寫了一封信:
我是一個時而內(nèi)向,時而外向的人,。在大學里,,作為一名貧困學生,我有時感到自卑,。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學習生活中,貧困學生與其他學生是否有差異,?
在我們班里有12個貧困學生,,買手機的占2/3。我自上大學起,,就一直認為能買得起手機的,,就不該屬于貧困生吧。然而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有了手機,,我就疑惑,,是我的想法該改改了,還是他們不誠實于學校,、國家,?
在班里,也有別的貧困生,,我留意過,,當他們生活稍稍偏離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貧困學生生活標準”時,便會引來一些背后的議論紛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手機、電腦已經(jīng)在中國社會中比較熟悉了,。而這些曾經(jīng)稱之為“奢侈品”的東西現(xiàn)在能不能可以讓貧困學生觸及到呢,?
其實,,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看著如今社會飛速發(fā)展,,而我們的校區(qū)位于偏遠的地區(qū),,信息比較封閉。獲得必要的外界信息,,如考研,、就業(yè)信息,看社會動態(tài),、社會發(fā)展都是很必要的,。這些也是個人成材,得到更大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所以,,我覺得擁有一臺電腦就很好,很方便,。并且,,可以學一些對于以后工作有用的技術。我想了很久這個問題,,覺得很有必要,。但想想,自己是一個貧困生,,心中不免遺憾和迷茫,!
信后,這位學生附了一則他在上大學之前看到的“大學生一定要理解的15件事”,,當時他覺得“很有用”,。但這些告誡,卻給出了相反的“建議”——
“不要買手機,,首先在于在學校你確實沒有那么多事情,!其次是中國移動如何優(yōu)惠,如何讓利,,它一個月也要從你身上賺個60元至70元,,那夠你吃一個星期食堂了吧!”“如果有電腦……配置不需要奔四3.0,、內(nèi)存512的。有個內(nèi)存256的就夠你用了,,追求時尚你還沒有資格,!”
必需品?奢侈品,?
用手機,,算不算時尚,?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有哪些“資格”,?
今年開學,,浙江大學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可以免費領取一部手機。該校學工部主任對媒體表示,,手機已是通信必備品,,學校的許多重要信息都是通過短信平臺發(fā)送到學生手機里的,所以困難生也需要手機,。
但在有些人看來,,手機仍和“貧困生”形象格格不入。小布(化名)畢業(yè)3年,。至今她還對大學里的一個女生印象深刻:“她用一款三星翻蓋手機,,那時全班用手機的人還不到一半�,!钡珜W期末,,她領到了6000元助學貸款。
“不知道她怎么弄到資格證明的,,”小布回憶說,,“但同學們對她,有目共睹,�,!辈痪茫7骄褪盏揭环饽涿�,,里面有她的手機型號,、衣服價格、甚至吃飯,、小炒價格,。很快,她被一個“一看就是貧困生”的女生頂替,。
清華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春生表示,,現(xiàn)在對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絕不會“助人惟親”。在該校,,每位學生申請貸款,,都要詳細填寫家庭經(jīng)濟狀況,學校要打電話去當?shù)睾藢�,。并且,,他們對每位學生都有一次超過半小時的談話。
“我們隨意問起他每月消費飯卡的額度,,用什么牌子的香皂,。大概就能對他的經(jīng)濟狀況做出判斷,。”而且,,輔導員,、老師、同學都會提供側面情況,,進行監(jiān)督,。
張同學入校起開始領取助學貸款。大二時,,他曾買過一管長笛,,花費50元。很快,,就有人質(zhì)疑,,貧困生不是應當省吃儉用嗎,為何買奢侈品,?張私下表示:“我也是省吃儉用買的長笛,,這是個人興趣。難道家庭貧困,,連興趣也不配擁有嗎,?”
張用了一位朋友“淘汰”的手機,他總是先開口申明原委,�,!半m然他們不說,但我知道很多人對我的手機有看法,�,!�
“不必在乎周遭人們的看法”
“在大學里,手機是必需品,�,!北本┙煌ù髮W的學貸中心崔迎春老師解釋,上課教室的變動,、學校事項的安排,,基本靠短信。有時她想通知學生來領取資助的錢,,卻找不到人,,把錢擱在宿舍,又不放心,。尤其同學們實習,、找工作時,沒有手機更是不行,。
中國傳媒大學的李萍老師認為:現(xiàn)在手機差異很大,,有三四千元的,也有一兩百元只有基本功能的,。因此,,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每月話費也就一二十元,�,!�
7月8日中午11時39分,上述當年的申請助學金的那位同學發(fā)出了那封信,,下午5時16分,收到信的評委給了他一封長長的回信,。信中寫道:
我非常強烈地感覺,現(xiàn)在的大學,,或者說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利于同學們特別是來自偏遠地區(qū)的貧困學生在本科階段打下知識的基礎。太多的社會公益活動,,太多的新鮮的東西,,對你們來說……城里的孩子,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同樣貧困的同學,,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行為都帶來沖擊,這樣不太容易安心讀書上課,。
我覺得社會搞了一點“救濟”,,就把這資助事業(yè)當成媒體宣傳的盛大表演,電視,、報紙和某些企業(yè)造勢活動實際上扭曲了被資助學生的心智,,使他們不能按照正常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這是讓我非常不快的,。
從20年前我資助希望工程的孩子,,又資助北京宏志班的學生,最后我不愿意讀老師強迫他們寫的信,,那對他們來說是負擔,,老讓這些學生有自卑或感恩的負擔。所以,,我不希望你沉淪在自卑中,,把這些放到一邊去吧,告訴自己“我沒空想這些,,我每一分鐘都要學習知識用來武裝自己”,。
你們20歲的年紀,大學生活是人生的黃金時代,,遺憾的是,,往往走出校門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要不要手機,?要不要電腦,?要不要交女朋友?都和有沒有經(jīng)濟實力相關,,根據(jù)你的收入,,盤算一下夠不夠開支,是不是必要,,就決定了,,不必在乎周遭人們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