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也有“黃金屋”?來自溫州的中標者林昌友有一本自己的“垃圾賬”:先回收垃圾中的廢棄塑料,,然后在自己的加工廠里粉碎,,再把半成品發(fā)往化纖廠作原料�,!�25萬元,,值!”林昌友如是說,。
天價“撿拾權”
臨安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處,,既是垃圾填埋場的主管單位,也是此次“撿拾權”競拍的策劃單位,。 臨安市環(huán)衛(wèi)處主任鄭耘介紹說,,2004年之前,垃圾填埋場內是禁止外來人員撿拾垃圾的,。原因有二:其一,,垃圾發(fā)酵產生沼氣,如果用火不當,,很容易造成火災,;其二,填埋場內卡車,、推土車等大型工作車輛往來頻繁,,容易給安全意識薄弱的零散撿拾人員造成危險。 “但禁歸禁,,偌大一個填埋場里難免有些‘漏網之魚’,,從而給我們的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戰(zhàn)�,!迸赃叺沫h(huán)衛(wèi)處副主任宣宏偉補充說,,“既然堵不住,那就疏導。而且,,垃圾中還有一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廢舊物品,,直接填埋既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又不符合循環(huán)經濟的理念,。所以從2004年以后,,我們就將整個填埋場承包出去,允許有序有組織地對填埋場進行減量化撿拾,�,!� 據(jù)了解,前兩年的承包價格也就維持在一年四五萬元左右,,而且前來投標的人也寥寥無幾,,投標也流于形式。今年,,風向突變,,“撿拾權”一下成了“香餑餑”。宣宏偉指著辦公桌上厚厚一疊材料說:“這是今年13家投標者的標書,,大大多于往年,。而且,由于我們采取的是暗標競投,,因此這些標書上的價位都是投標者的心理價,,都是實打實的�,!� 記者翻看標書一一查看,,發(fā)現(xiàn)13家競標者中有7家的出價都高于10萬元,最高者還給出了35萬元的“天價”,。為何最終中標的只有25萬元,?宣宏偉解釋說:“沒錯,一開始中標的是這個出價35萬元的人,,但到最后,,他卻聲稱一下子付不出這么多錢來,按照競標規(guī)定,,標權就自然落到了出價25萬元的林昌友身上,。” 據(jù)介紹,,林昌友在臨安已做了十幾年回收加工廢舊物品的生意,,而且前兩年垃圾填埋場“撿拾權”的承包合同也都是他拿下的�,!八�,,老林出的價格最恰當,,也最符合市場行情�,!毙陚フf道,。
巧算“垃圾賬”
一個垃圾場,一年能撿出25萬元,? 當記者撥通林昌友的手機時,,他正在去蘇州的路上,�,!罢媸遣磺桑椰F(xiàn)在正好去蘇州賣貨,�,!彪娫捘穷^的林昌友不無興奮地說道:“有幾車塑料要運到蘇州去賣,我不得不親自押車,�,!�
據(jù)了解,被稱為“垃圾王”的林昌友平均每三個月就會去賣一趟貨,,主要都是廢棄塑料及加工后的半成品,。由于前一段時間石油價格上漲,而塑料制品作為和石油相關的一個附屬產品,,其價格也水漲船高,。因此,垃圾堆中的廢棄塑料就成了林昌友眼中的“黃金”,。 在被問及為何出這么高價格拍下填埋場“撿拾權”時,,林昌友說:“我就是膽子大!人家不敢做的事我就敢做,�,!碑斎唬谶@行摸爬滾打多年的林昌友,,自然有他的小算盤,。“說實話,,第一年到底能不能賺回這25萬元,,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比起前幾年幾萬元錢的承包價,,現(xiàn)在的競標費翻了好幾番,,風險還是有的�,!钡捯粢晦D,,他又說道,,“從以往經驗來看,填埋場每天都有近200噸的垃圾需要填埋,,而我們能從中撿出來的廢棄塑料大概有三四噸左右,,今年廢棄塑料回收價已經漲到了300元/噸,再除去雇傭人員的工資等其他一些支出,,這一年我至少也有五六萬元錢可賺,。” “雖然最近國際石油的價格有所下跌,,但長遠看來,,石油價格應該還會上漲,廢棄塑料的價格也遠不止300元/噸,。而且,,隨著臨安市爭創(chuàng)“國家環(huán)境衛(wèi)生模范城市”的展開,居民生活垃圾袋裝化的普及,,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也會越來越多,。”林昌友信心十足,,“如此算來,,廢棄塑料無論從量上還是從價上都會有增長,所以這個生意還是大有可圖的,�,!� 他還告訴記者:“我有自己的塑料加工廠,加工后的半成品肯定要比廢棄塑料直接賣出去要貴許多,�,!�
收編“游擊隊”
環(huán)衛(wèi)部門是否有權對填埋場“撿拾權”進行競拍?他們如何對撿拾人員進行管理,?記者隨即前往臨安垃圾填埋場,。 填埋場位于臨安市上甘鎮(zhèn)一個名叫山牛塢的山谷。據(jù)了解,,填埋場于1996年開始選址建設,,2004年開始二期擴建,現(xiàn)在整體容量大概在2萬噸左右,,預計可以用10年,。“當初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是財政專項撥款,,同時也有一部分是環(huán)衛(wèi)處依靠市場手段集資的,,所以我們也擁有填埋場的管理權和處置權。競拍‘撿拾權’,,一方面是為了回籠資金,,以便對填埋場進行后期建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對撿拾人員實行統(tǒng)一管理�,!� 在填埋場里,,一個黑瘦的小伙子正在指揮打包裝車。他叫陳齊柱,,林昌友的親戚,,負責填埋場日常管理。他說:“今天我們主要是對撿出來的塑料進行打包裝車,。平時,,每天大概有30個人進行撿拾�,!� “填埋場的撿拾,,我們最擔心的還是安全,�,!畵焓皺唷浅邪耍踩芾磉得我們來做,�,!毙陚パa充道:“由于現(xiàn)在是承包運作,撿拾人員比較穩(wěn)定,,環(huán)衛(wèi)處可以更好地進行安全管理,。在林昌友獲得承包權之后,我們又讓他拿出5萬元作為撿拾人員的安全保障金,,并和他手下的每一個工作人員簽訂安全協(xié)議,,買好意外保險�,!� 記者又從幾位撿拾人員那里了解到,,他們以前大都是在城鎮(zhèn)里自由撿拾垃圾的,現(xiàn)在由林昌友“收編”之后,,都覺得情況比以前要好,。“以前打游擊,,撿來的東西不多,,也沒有保障,到這里來撿還得偷偷摸摸的�,,F(xiàn)在名正言順了,,撿到的東西統(tǒng)一由林老板收,和我們五五分成,,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百元收入,�,!� 宣宏偉指著填埋場下坡的一座廠房,說道:“你看,,這是我們正在試運行的一座污水處理廠,,主要針對填埋場的垃圾滲流液進行預處理,使其達到一般生活污水的標準,,然后再流入城市污水管道進行統(tǒng)一處理,。拍賣‘撿拾權’,我們便有了更多的資金可以配合財政撥款,,進一步投入到更多的整治工程建設中去,。” 13個競標者,,最高出價35萬元,,競逐的竟是撿垃圾的權利。近日,,浙江臨安2007年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撿拾權”,,最終拍出了令人咋舌的2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