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網絡資源 拆掉“土圍子”建立“大平臺”
陜西廣電網絡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從城市到縣城,,甚至鄉(xiāng)鎮(zhèn),都建有自己的有線電視網,。這些網絡分屬于各級廣播電視部門,,各自為政,。一位老同志介紹:各級網絡的“土圍子”建得很高,各播各的節(jié)目,,中央臺和省臺的節(jié)目傳輸不下去,。有人曾形象地比喻:“這好比馬路修得很寬,卻人為設置了許多收費站,不僅車子跑不快,,還增加了運營成本,。”到2000年,,國家和陜西省共投資4億多元建起的廣電網絡系統,,并沒有形成整體效果;市縣7個億的廣電網絡資產中,,債務就高達3.26億元,。 網絡貴在聯,不聯就談不上發(fā)展,,廣電網絡也是如此,。為此,陜西省整合網絡資源,,把分屬于各級廣電部門經營管理的大小區(qū)網,、片網整合,以保證網絡覆蓋的完整性和上下傳輸的貫通性,,確保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把省、市,、縣三級廣電部門的網絡資產評估,、入股,共同發(fā)起組建具有現代企業(yè)性質的股份公司,,確保各市縣以往在網絡建設上的投資可以得到回報,。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在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前提下,用市場手段建立‘大平臺’,�,!� 2000年11月起,,用半年多時間,,陜西省對全省所有廣電網絡資產評估,做到了“同股同權,、同股同利”,,明確了產權關系,并出資3.3億元幫助市,、縣兩級廣電部門化解債務,,緩解諸多矛盾。2001年6月29日,,陜西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自此,,包括西安等11個市(區(qū))和96個縣(區(qū))、存量近10個億的廣電網絡資產開始統一規(guī)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實現省市縣“三級網絡貫通”的管理模式。 公司成立5年來,,“陜廣電”總資產由9.5億元增加到25億元,;經營收入由2002年1.2億元增加到今年的近6億元,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借“殼”上市 變向政府要錢為向市場要錢
整合全省網絡資源、成立網絡公司,,讓“陜廣電”發(fā)展前景一片光明,。與此同時,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不容回避,。網絡資源整合帶來規(guī)模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區(qū)縣兩個億的債務;公司要發(fā)展需要繼續(xù)加大投入,,錢成了“陜廣電”發(fā)展路上的“攔路虎”,。 當初,廣電網絡公司有兩個選擇:一是要求政府增加投入,;二是到市場去“圈錢”,。“陜廣電”選擇了后者,,他們認為,,打通資本市場才符合公司發(fā)展的長遠利益。這時的“陜廣電”迫切需要一個能進入資本市場的“殼”,。得知上市公司黃河科技有限公司可能要被重組時,,“陜廣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經過努力,,“陜廣電”成功地對黃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資產重組,,順利實現了借殼上市。 入主“黃河科技”以來,,“陜廣電”連創(chuàng)佳績:實現黃河科技的扭虧為盈,,凈資產猛增48%;完成債務剝離和資產重組,,并把黃河科技更名為“廣電網絡”,;連續(xù)4年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0%,,向股東派發(fā)紅利,并順利實施了股權分制改革方案,。 �,。玻埃埃的辏保苍拢瑖易C監(jiān)會正式審核批準陜西廣電網絡增發(fā)8000萬新股,,融資8.8億元,。這次增發(fā)新股將實現陜西廣電網絡的“整體上市”,有效解決了廣電部門既是政府職能部門,,又是股東的雙重身份,,有利于提高公司管理績效、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其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yè)要有良好的效益離不開機制的創(chuàng)新�,!瓣儚V電”積極進行機制創(chuàng)新,,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瓣儚V電”建立了一套科學的用人機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實行競爭上崗,,實現人口—人力—人才的轉變�,!瓣儚V電”還建立經營考核機制,、績效薪酬體系等相關配套的創(chuàng)新機制。 同時,,“陜廣電”一改過去單一經營有線電視業(yè)務的思維,,大力發(fā)展數據業(yè)務:電子政務正在建設、數字電視全面啟動……業(yè)務大范圍拓展不僅給“陜廣電”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更為企業(yè)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搏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陜廣電五年創(chuàng)造三個“第一”
�,。玻埃埃蹦辏对�,,陜西廣電網絡在全國廣電系統率先完成資產重組,掛牌成立“陜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國家證監(jiān)會審核并批準“陜廣電”增發(fā)8000萬股,融資額達到8.8億元,。增發(fā)新股后,,陜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借殼上市”后成功融資的文化企業(yè),;融資后,陜廣電網絡公司也成為在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整合全省廣電網絡資產整體上市的文化產業(yè)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