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花今天的錢,買明天的商品”。眼下市場上類似“期貨”的消費方式多了起來,。很多消費者在歲末年初提前為來年的消費買單,,為的是降低未來物價上漲可能帶來的風險。 從圣誕節(jié)到元旦,,沈陽市許多家居建材市場都忙得不亦樂乎,一方面是很多商家大幅打折,另一方面是消費者踴躍捧場,。很多消費者趁著年底低價,早早簽下了明年夏天的購物和裝修合同。 沈陽一家裝修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年前的裝修工程中,,人工費所占支出為50%,到了眼下已增加到60%以上,,而且隨著明年裝修高峰到來,,人工費還可能增加。為此,,公司推出了提前簽訂裝修合同的優(yōu)惠政策,,按照現(xiàn)行市價,安排來年的人工報價,,頗受消費者歡迎,。 婚紗攝影市場也同樣如此。記者從沈陽幾家婚紗影樓了解到,,冬季作為傳統(tǒng)淡季,,各商家推出的套餐價格都比旺季時低一成到二成。很多新人也趕在冬季簽下合同,,等來年春暖花開后再拍照,,因此能省下一筆開支。 鞍山市消費者協(xié)會工作人員分析,,“期貨”消費一方面能降低消費者的未來支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家安排未來計劃,降低經(jīng)營風險,。不過消費者在進行這類提前消費時,,一定要選擇規(guī)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商家,,因為收完錢的商家一旦關(guān)門走人,,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