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資料圖片 | 本報訊
采用力所能及的高科技手段,盡可能地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jù),,方便日后維權,。“越來越多的百姓已經(jīng)意識到,,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李昊法官對記者說:“特別是一些普通百姓,,已經(jīng)懂得打官司就是打證據(jù),。” 今年2月的一天,,張女士花費13.8萬元從北京合力華通公司購買了一輛上海通用雪佛蘭轎車,,同時支付了保險等各種費用近兩萬元,。雙方簽訂的《汽車銷售合同》中約定“車輛為新車”。 兩個多月后,,張女士在丈夫魏先生的陪同下對汽車進行保養(yǎng),,辦理保養(yǎng)手續(xù)的過程中,魏先生在工作人員的電腦顯示屏上突然發(fā)現(xiàn)此車竟有過維修記錄,,魏先生迅速取出隨身攜帶的DV記錄下屏幕上內容:此車曾在2007年1月17日維修過,,維修結賬時間為2007年2月13日。 令魏先生夫婦尤為驚訝的是,,此車維修的原因竟然是事故,。為了證明維修記錄是在合力華通公司的電腦顯示出來的,魏先生還拍下了房間的四周環(huán)境,,此外還特意拍了電腦顯示屏上涉及的“合力華通公司”的字眼以及有合力華通公司特征的辦公用品,。 事后,魏先生給銷售人員白某打電話,,同時對電話進行了錄音,。魏先生問:“在賣車的時候,你知道我這輛車出過事故嗎,?”白某答:“這我可不知道”“這我真不清楚”,。在多次核實后,魏先生才掛斷了電話,。 隨后,,張女士找到合力華通公司協(xié)商此事,但雙方意見始終未能達成一致,,張女士遂將對方訴至朝陽法院,,要求全款退車,并賠償一倍的經(jīng)濟損失共計31萬余元,。 案件審理過程中,,合力華通公司的代理人表示,張女士購買的車確實在從上海的廠家到北京銷售店的運輸過程中造成了劃傷,,公司的業(yè)務員對此車進行過維修,,包括右前葉子板噴漆、右前門噴漆等六個項目,。但代理人堅稱,,張女士購車時,銷售人員對這一情況已作了明確告知,,還因此把車從15.9萬元降到了13.8萬元,,并贈送了部分車飾。 作為妻子代理人的魏先生當庭出示了《購車合同》及自己獲取的兩份重要證據(jù),,一為與銷售人員白某的電話通話記錄,,一為自己用DV拍攝下的汽車曾有過的維修記錄。 法院審理后認為,,張女士與合力華通公司簽訂的合同中并未對車輛維修記錄有過任何約定,,車輛銷售價格和贈送的車飾是雙方協(xié)商的結果,不能證明張女士對車輛瑕疵有所了解,。根據(jù)相關證據(jù),,法院認定合力華通公司隱瞞了車輛的瑕疵,已構成對張女士的欺詐,,需全款退車并賠償一倍損失,。 法院鑒于該車自購買后即由張女士使用,應折舊10%,,最終判決被告方返還張女士購車款12.42萬元,,購置稅1.24萬元,服務費500元,,保險費6060元,,判決生效七日內加倍賠償張女士購車款13.8萬元,共計28萬余元,。 李昊法官說,,張女士之所以能打贏這場官司,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張女士夫婦有很強的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益的意識,,打官司說到底就是打證據(jù),。正是因為原告手中握有強有力的證據(jù),才有了最終獲賠償?shù)牟门薪Y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