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 月19 日國內航空煤油價格上調460 元/噸后,,航空煤油價格再次上調,,上調幅度為1030 元/噸,。直接增加三大航2009
年燃油成本分別為,,中國國航7.73 億元、ST東航6.69 億,、南方航空13.39 億元,。靜態(tài)影響EPS 為中國國航0.063 元、東方航空0.086
元,、南方航空0.167 元,。這次油價的上調對航空業(yè)影響非常負面。這是在需求沒有恢復的情況下,,油價迅速竄升帶來成本的上漲,。下游需求的脆弱使行業(yè)成本傳導能力不足。
國內兩次油價上調帶來燃油附加費上調的預期,,預計800 公里以下20 元/人,,800 公里以上40
元/人。如果正如預期上調,,靜態(tài)地看,,可以覆蓋燃油成本的上漲。但是目前國內的需求的增長是低票價為基礎的,,因此燃油附加費上調后將會帶來一定的擠出效應,,減少航空出行的需求。所以對于目前脆弱的航空業(yè)來說,,即使考慮燃油附加費,,這一影響依燃負面。
據悉,,國內油價的上調源于國際油價的上漲,,自從國際航油價格在3 月份達到低點3177 元/噸以后,4 月、5 月,、6 月迅速上漲,,特別是在6
月份國際油價平均為4226 元噸,高于5 月平均3522 元/噸,,而相應地國際業(yè)務卻依燃低迷,。4 月份稍有恢復,5 月的甲型H1N1
又使國際業(yè)務遭受重創(chuàng),,但分析可知,,5 月的低迷、6 月的低迷甲型H1N1
只是原因之一,,根本的原因還在在經濟的低迷,。而國內業(yè)務雖然在5月依然出現兩位數增長,原因卻在于去年的低基數,,三大航國內業(yè)務環(huán)比下降,,說明國內業(yè)務的恢復也并非強勁。
油價非市場化是航空業(yè)非市場化運行的重要一面�,,F在在國家出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后,,6 月1 日、6 月30
日調整成品油價格,,符合“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xù)22
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原則。航空煤油作為成品油的一種跟隨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變動,,提高了航油價格的市場化水平,。也反映了國家在政策取向上把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放在了優(yōu)先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