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前,,國務院宣布將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是落實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又一重要步驟。由于上海(及其周邊地區(qū)),、廣東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基地,,這項決定有利于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有利于上海和香港建設和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珠三角出口企業(yè)來說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福利增加,,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自美國金融危機引發(fā)全球經(jīng)濟衰退后,,持有最多外匯儲備以及依賴出口的中國,,受到了一定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外儲安全以及貿易活動中的匯率風險加大,。一個貿易大國如果沒有貨幣主權,,很容易形成大量順差。如果本幣國際化,,中國就不需要巨額外匯儲備,,從而減少外匯儲備對貨幣政策的制約,并降低儲備自身的風險,。當然,,如果在雙邊貿易中用本幣結算,可以令中國出口企業(yè)規(guī)避匯率風險,,節(jié)省進行外幣衍生產品交易的有關費用和兩次匯兌所引起的匯兌成本,,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目前,,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存在一些有利條件,,比如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基本處于平穩(wěn)升值的狀態(tài),,并長期看漲,,堅挺的匯率和低通脹率有利于推行人民幣國際結算。其次,中國作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在國際經(jīng)濟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尤其是當前仍然保持增長,具有吸引力,。 在此背景下,,自去年底以來,中國加快實施人民幣國際戰(zhàn)略的步伐,,比如推進貨幣互換,,目前已與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貨幣部門簽署了總額6000億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xié)議,。盡管雙邊貨幣互換協(xié)議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流動性緊張,,應對金融危機,但是也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互換國可以將人民幣作為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結算或者作為其外匯儲備,。與人民幣貿易結算相配套,就是設立人民幣貿易跨境結算試點,,從而通過貿易渠道形成人民幣國內外的流通,。此外,中央政府已經(jīng)批準和支持,,到2020年將上海建成與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應當說,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已經(jīng)開啟,,但是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僅僅建立了雙邊貿易層面的人民幣流通渠道,即通過進口支付對外輸出人民幣,、出口收入境外回籠人民幣,,形成貿易渠道下有進有出的人民幣跨境流動機制。人民幣未來在國際貿易中廣泛用于計價才算是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人民幣才可以進入外匯市場作為交易貨幣,進而成為各國主要的外匯儲備貨幣之一,。 目前已簽定的貨幣互換規(guī)模,,與中國目前每年2萬多億美元(約15億人民幣)的進出口貿易額相比,只能具有試點意義,,與廣泛應用距離甚遠,。其次,貿易跨境結算的人民幣循環(huán)機制,,目前僅限于人民幣交易需求,,未來如果條件成熟,還應該考慮允許持有人民幣的境外機構在中國進行投資以及中國發(fā)行人民幣國際債券等,發(fā)揮人民的投資和價值貯藏功能,,才能成為具有吸引力的貨幣,。 因此說,與可循序漸進推進的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與匯率機制改革相比,,中國仍然需要出臺一系列經(jīng)常項目下人民幣的流出和回流的配套性機制,。比如考慮建立人民幣離岸遠期匯率市場和以人民幣計價的離岸金融產品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