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油的實際成本與國際水平相差很小。所以,征稅的依據(jù)應該是國際市場價格,。國際油價的確有投機炒作的情況,但是,,價格沒有虛假的,,過高的價格不會持久,大漲必有大落,。
圍繞開征燃油稅,,討論了14年之久,“慎重”得實在可以,,據(jù)說主要原因是一直沒等到合適的時間窗口,。眼下油價比較低,被認為是開征的好時機,,而且機不可失,。而消費者卻都在擔心征稅是否會引發(fā)油價上漲。各說各話,,這其中有太多的誤會,。 燃油稅并不是新稅。1994年稅制改革后,,就開始對燃油同時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F(xiàn)在,有兩種說法,,一是開征獨立稅種,,二是提高燃油消費稅的稅負。對燃油征收增值稅的稅率是該稅的基本稅率17%,,而消費稅則是從量定額征收,,即按每升征收一個固定的數(shù)額。增值稅是普遍征收的,,除了不動產(chǎn)和勞務之外的所有商品,,都要征收增值稅;消費稅是在增值稅基礎上的重復征收,,即稅上加稅,,所以只選擇了11類產(chǎn)品征,而且稅率都很高,,比如甲類卷煙的稅率是40%,。燃油被選上,是因為燃油乃不可再生資源,,需要抑制過度消費,�,?紤]到燃油的使用者還要交納養(yǎng)路費等其他費用,所以,,燃油的消費稅負比較輕�,,F(xiàn)在征收燃油稅,不過是用稅代替費,,恢復消費稅的本來面目,,其意義并沒有到“重大”的程度。 如果說有某種積極意義的話,,第一,,是收稅比收費透明,交通部門征了多年養(yǎng)路費,,卻從來沒有向社會公布過養(yǎng)路費的具體收支數(shù)字,,將來的燃油稅肯定是要公開的。第二,,養(yǎng)路費是交通部門征收,,而且是屬地征收,而消費稅是中央稅,,全部屬于中央財政的收入,。這是一次利益分配的調(diào)整,各地方能得到多少收入,,取決于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可是,匆忙就征稅,,可能帶來不少問題。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和消費國,,用油的實際成本與國際水平相差很小。所以,,征稅的依據(jù)應該是國際市場價格,。否則,,建立在扭曲價格基礎之上的稅,注定是無效率的,。 因此,比開征燃油稅更要緊的是,,形成能與國際原油價格一致的國內(nèi)成品油定價機制,。在這個基礎上征收的燃油稅,,才會有效率。當然,,從量征收還是從價按比例征收,結果是有差別的,。從量征收,不管油價高低,,稅收是不變的,。這實際上是一種累退稅,油價越高,,稅收負擔相對越低,,反之則越高。當油價較高時,,稅收不會推波助瀾拉抬油價,。當然,,定額可以調(diào)整。從價征稅,,則有不同的效應,如果油價本來就高,,再征稅,,價格就會抬得更高。對于從價征收的稅率,,人們有從30%、50%,,到100%以上的多種猜測,。可是如前所言,,如果油價不與國際接軌,,稅負的高或者低,都沒有意義,。 顯然,為穩(wěn)妥起見,,先要保證各方的權益不變,,所以第一步,是要先把油價降下來,,再根據(jù)各方認為合適的含稅價格,計算確定稅率,。但是,在長期,,則須以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作為征稅基礎�,?赡軙腥藫�,,如果國際原油價格已非常高,,再征稅,,豈不是火上澆油?這是沒有辦法的,如果全世界用油成本都上升了,,而唯獨我們還在享受低油價,,這就是在浪費稀缺的能源,。油價上升所增加的成本,理當由所有燃油的消費者分攤,。如果不允許漲價,,包括其中的稅收,,就得補貼燃油的生產(chǎn)者和經(jīng)營者。而補貼的資金,,則來自于全體納稅人。放開價格,,等于讓用油者直接承擔增加的成本,是更合理的做法,,免去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如果國際市場油價下跌了,,消費者還能從中受益,否則即使油價跌,,壟斷的經(jīng)營者還可以不降價,,就如現(xiàn)在的情況。表面上是政府控制油價,,背后還是壟斷者。油價的定價權應該還給市場,,不必擔心會引起混亂,,只要政府建立起石油的戰(zhàn)略儲備制度就可以應付意外沖擊,。 還有人說,,國際市場油價,,可能并不反映真實的市場供求關系,,而純粹是炒作的結果,。的確有這種情況,最近幾個月原油價格的巨大波動,,主要就是投機造成的。但是,,不管油價上升是否合理,,價格沒有虛假的,,人們只能接受。如果真的是炒作,,過高的價格不會持久,大漲必有大落,。 過去每次油價調(diào)整,,都要補貼,。隨著價格機制的規(guī)范,,補貼應逐步取消,,僅保留最必要的部分,主要是農(nóng)民的農(nóng)用機械的用油,。以往燃油價格調(diào)整,對城市的補貼過多,,不盡合理。比如對出租車行業(yè)補貼,,就沒有必要,。出租車行業(yè)可能會由于燃油稅的征收,增加運營成本,,這完全可以也應該通過提高運價或者降低“份錢”來消化。份錢,,是不合理的“尋租”價格,,有取消的必要,。最近部分城市出租車罷運,主要就是份錢太高,。補貼出租車,,其實是不打車的人補貼打車者和出租車公司,,很不公平。對公交系統(tǒng)的補貼,,也應適度,,燃油稅對公交運營成本的增加是有限的,適度漲價,,消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承受,只要通過聽證程序,。更重要的是,在定價機制調(diào)整到位后,,消費者的負擔將隨著油價的變動而消長,人們會習慣沒有補貼的生活,。 總之,燃油稅改革是否成功的關鍵,,是成品油定價機制的理順,,至于人們反復強調(diào)的開征時機,倒是無足輕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