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下稱“中商聯(lián)石油委”)會長趙友山10月11日稱,,中商聯(lián)石油委正醞釀組織民營企業(yè),,聯(lián)手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提起反壟斷訴訟,,以打破國內成品油批發(fā)市場高度壟斷的格局,。(見10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
近段時期,不斷聽到關于民營油企特別是民營加油站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轉讓的消息,。筆者十分納悶,我接觸到的幾個民營油企和民營加油站老板,,過去都十分闊氣和風光,,為何瞬間就風光不在?原來經營不景氣,,加油站虧損嚴重,。原因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集團在作梗,,而政策制度上的原因在于,,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的原國家經貿委《關于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規(guī)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見》(下稱“38號文件”)規(guī)定,國內各煉油廠生產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中石油,、中石化下轄的批發(fā)企業(yè)經營,其他企業(yè)不得批發(fā)經營,,各煉油廠一律不得自銷,。這個文件實際上賦予了兩大石油集團的全面壟斷權力。但是,,這與剛剛實施的《反壟斷法》嚴重背離。 兩大石油巨頭與民營油企都是石油市場經營主體,,都追求經營利潤和利益,,你把石油產品壟斷權力給予兩大石油巨頭,,其必然優(yōu)先、優(yōu)價批發(fā)給自己的親兒子——自己旗下的加油站,,而民營企業(yè)的加油站從兩大石油巨頭批發(fā)來的價格可能還高于兩大石油巨頭加油站的零售價格,,民營加油站如何能夠生存下去? 誰壟斷了商品,,誰就壟斷了價格,,誰就有定價權。這就是壟斷對市場公平的巨大破壞作用,,這就是各個國家不遺余力地反壟斷的原因,。我們知道,近期要求放開成品油價格的呼聲不斷,。在這種壟斷情況下,,若放開價格,就等于把定價權徹底給予了兩大石油巨頭,,市場機制根本無法發(fā)揮作用,。放開價格可以,前提是打破壟斷,。 通過市場主體打響中國反壟斷第一槍,,值得期待。民營油企通過對兩大石油巨頭提起反壟斷訴訟對于市場健康發(fā)展大有好處,,能夠使我們盡快告別《反壟斷法》成擺設的尷尬局面,。 筆者認為,打破壟斷,,維護石油市場公平,,有三條可供選擇的路徑:首先,從國內和進口油源上徹底打破石油壟斷局面,,逐步允許民營企業(yè)進口和經營原油,。其次,原油來源和批發(fā)仍然由兩大石油集團控制,,但是,,兩大巨頭必須徹底剝離旗下加油站,徹底放開成品油零售市場,。再次,,修改或者廢止“38號文件”,國內各煉油廠生產的成品油敞開供應社會所有經營者,。但是,,進口原油仍然由兩大巨頭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