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發(fā)布日期: 2008-08-22
|
|
北京舉辦奧運會,,數(shù)以萬計外國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官員,、新聞記者和游客來到中國,中國和北京前所未有地以最全面,、最深刻的姿態(tài),,向外國人敞開了懷抱。外國人的所看所想,,自然也就形成了他們對奧運會,、對中國的看法和評價。
于是,,近段時間,,人們經(jīng)常在報刊、網(wǎng)絡(luò)等媒體上,,讀到聽到各種“外國人看中國”,,其中就包括一些讓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洋表揚”。
氣勢恢宏,、技藝精湛,、充滿中華民族特有的浪漫之美的奧運會開幕式,首先受到了大規(guī)模,、高規(guī)格的“洋表揚”,。許多外國朋友原本就對中國懷有好感,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充滿積極期待,,他們在觀看開幕式后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應(yīng)該說是很自然的事,。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一些原本對中國懷有偏見的外國人,,也情不自禁為開幕式高聲叫好——據(jù)說,,一家外國電視臺的體育解說員,在開幕式前一直喋喋不休地指責(zé)中國這也不好那也不行,,卻在開幕式結(jié)束后的一段解說中仰天感嘆:“沒有人,、沒有人再會對這次開幕式的成功存在爭議;這是一場令人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完美表演,!”
以前,我們不太習(xí)慣于外國人的批評,,那是因為心里多少有些不自信,;如今,經(jīng)不經(jīng)得起高調(diào)的“洋表揚”,,也考驗我們的心態(tài),。被幾句贊揚聲弄昏了頭,自尊自大得意起來,,還是小家子氣,,沒見過大世面。
要知道外國人在稱贊別人時,,向來是不吝惜詞語的,。說一個人好,可以一口氣就用上good (好),、great (優(yōu)秀),、excellent
(杰出)、magnificent(宏偉,、壯麗)4個形容詞,,了解了外國人說話的這個特點,就需要對他們的言論多一分清醒和冷靜,,不要被他們熱情似火的“洋表揚”沖昏了頭腦,。在一些體育比賽中,為消解個別裁判評分畸高或畸低的傾向,,最后綜合評分時,,要“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仿照這個做法,,面對許多外國朋友給奧運會和中國打出的“高分”,我們一方面應(yīng)當(dāng)表示誠摯的感謝,另一方面,,也應(yīng)當(dāng)去掉其中的“最高分”,,以使自己保持必要的理性,至少不要被高調(diào)激昂的“洋表揚”震撼得“目瞪口呆”,。
當(dāng)然,,從公正對等的角度,在面對另一些外國人打出的“低分”時,,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去掉其中的“最低分”,。假如有外國人認為,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高度封閉,、守舊,、毫無希望的國家,明眼人都很清楚,,這完全是違背基本事實的偏見,。即便中國人自己不去掉這個“最低分”,它也不會有什么說服力,,因此也不會對中國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隨著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我們將越來越多地聽到外國人對中國的評價,。這里面有兩個問題需要認真考量,。一個是,外國人為何作出某種評價,?是他們自己獨立客觀判斷的結(jié)果,還是有人對其施加了影響,?第二,,外國人的評價背后的真實意思是什么?他們一個勁兒地說中國好,,就一定是對中國好,?他們毫不留情地批評中國,就一定是仇視中國嗎,?
聽得了批評,,經(jīng)得起表揚,對待外國人的評價,,我們也應(yīng)有此平常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