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打電話全不要錢了!”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yè)政策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闞凱力教授這樣描述一個普通老百姓生活在無線城市中的幸福,。
免費上網是主流
最近幾年來,,無線城市在歐美已經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也有人將之稱為“免費公共無線互聯(lián)網”,,將無線網絡也看做城市基礎設施之一,。無線城市之所以吸引無數眼球,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免費,。 嘉定“無線城市工作小組”工作人員陳鑫介紹,,嘉定區(qū)將采取“上游付費”的運營模式,即普通用戶“零付費”,。所謂“上游付費”,,就是指由上游的廣告商付費,而使用無線網絡的用戶則不用支付網絡服務費,,只是在接入網絡時自動打開一個廣告網頁,。在全面推廣之后,付費模式將會有不同的選擇,,比如支付一定的費用,,即可享受比免費用戶更高的帶寬。但對于免費用戶來說,,將始終有一條基本保障,即無線網絡的帶寬不會低于512k,。 據悉,,在已經建成“無線城市”的國家與地區(qū),“用戶零付費”也已漸成主流,。新加坡已經實行了3年的免費政策,,而我國臺灣地區(qū)也在今年改為免費對用戶開放無線網絡。
政府牽頭推動建設
不過,,有了免費的午餐,,誰還會愿意為高額的寬帶接入費買單呢?無線城市將電信運營商推到了尷尬的位置,。 政府推動無線城市是因為其顯而易見的好處,,老百姓走在嘉定新城的任何地方,,隨時隨地可以免費無線上網沖浪;公安巡警或者交警可以通過無線手持設備,實時傳送現場產生的違章,、犯罪圖像或者視頻,。無線城市被視為城市國際競爭力的象征。 “無線城市是政府的第五公共事業(yè),,與修路鋪橋一樣將成為政府的責任,。”闞凱力教授說,。 但運營商卻有些坐不住了,。畢竟,如今固網的包月費也要百元以上,,通過Wi-Fi上網,,價格更加高昂到令人望而卻步。在國內,,Wi-Fi上網需要一小時付3至5元,。免費無線網絡與目前的有線寬帶也將形成激烈的競爭。 有例為證,,8月1日我國香港特區(qū)政府將正式啟動全城免費Wi-Fi無線上網服務,,從這一天起,香港市民可以隨時用筆記本電腦等設備通過“非加密形式”連接上網,。不過,,糾紛隨之而來,香港幾家3G運營商聯(lián)名向特區(qū)政府上書,,認為運營商需要購買無線頻譜方可提供服務,,而政府利用財政推出的免費無線上網服務,直接沖擊了3G服務,。 無獨有偶,,準備在今年底向全城提供免費Wi-Fi服務的巴黎市政府,也遭到了運營商的“逼宮”,。法國電信起訴巴黎市政府,,稱當局推行的免費Wi-Fi服務計劃已經危及到法國電信的切身利益。 國內運營商同樣繞不開這樣的“痛楚”,。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6大城市在建設WiMAX無線寬帶城域網的共同特點是,都不是由幾大運營商主導,,而是由當地政府牽頭,,通過優(yōu)惠政策、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等方式,授權一家中小運營商投入資金進行建設及維護,,這一點與國外的舊金山等無線城市類似,,也多少反映了運營商的態(tài)度。如中電華通在北京,、艾維通信在武漢的MAX建設,,杭州的WiMAX網絡則由廣電主導。
全球將建1500個“無線城”
“無線城市”的發(fā)展已經形成當今世界的潮流,。美國紐約,、舊金山和費城等多個城市,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qū),,都已成為或正在成為“無線城市”。預計到2010年,,全球“無線城市”將達到150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