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8-13 作者:馬紅漫 來源:廣州日報 |
|
|
被投資大師羅杰斯稱為“有史以來最大泡沫之一”的美國次貸危機,,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近日宣布卷入了美國次級債麻煩,公司已凍結旗下三支資產支持證券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這標志著次貸風暴正式刮到了歐洲,。盡管對于次貸風波未來的演繹結果各界尚無定論,,但與十年前的東南亞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風暴相比,,源于世界經濟最強大國家的次貸風波更值得我們審視,。 與歷史上的金融危機相比,美國此次次貸風波在本質上并沒有差異,,是伴隨著美國房地產"興旺—泡沫—衰退"正常經濟周期的波動而演變成形,。在過去五年中,發(fā)達國家樓市總值由30萬億美元升至超過70萬億美元,,全球房價一路飆升,,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在美國房地產最火爆時,,4年時間的累計漲幅達到了50.56%,,而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美國全國平均房價的年上漲幅度僅為5.5%,。這直接導致了美國的房價收入比,、房價租金比都達到歷史峰值水平。 美國房價的迅速飆升在去年上半年開始滯漲,,并最終轉而下跌�,?陀^地講,,與上世紀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qū)的房價泡沫崩裂所造成的巨大經濟沖擊相比,美國房價的下跌一度更像是"軟著陸",,并未對經濟運行造成大的傷害,。直至今年次貸風波爆發(fā),才使得房價泡沫崩裂的危害升級,。 因此,,關注美國次貸風波,最為值得考察的并非是房價泡沫的產生與崩裂,,而是為何次貸風波會遲滯爆發(fā),,并且會在遲滯一年之后,給全球經濟造成意料之外的重大沖擊,。 事實上,,次貸風波遲滯爆發(fā)的原因在于美國貨幣政策緊縮政策的時滯效應。針對房價等經濟過熱表現,,美聯儲連續(xù)17次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調到5.25%。但是由于貨幣政策效應相對間接和遲緩,,利率水平的連續(xù)上調并沒有直接給房貸市場產生影響,,這也讓部分投機者產生了政策誤解,,甚至加大投機力度。但是,,當政策的累加效應逐步積累沉淀,,最終會在無人能夠預測的某一時刻發(fā)揮出質變的效果。 導致危機影響規(guī)模異常嚴重的原因是全球資金供給過剩,。對于次級貸款市場而言,,本來其貸款客戶是資信等級較差的客戶,一般貸款機構出于謹慎考慮會采取惜貸原則,。但是在全球資金供給過剩的背景下,,通過次貸證券化的手段讓貸款機構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來源,而房價的持續(xù)上漲則讓貸款機構忽視了風險,,肆意降低了貸款審核標準,。貸款標準降低,貸款規(guī)模不合理加大,,再經由證券市場傳導給全世界投資美國次級貸款證券的投資者,,最終演繹成為全球的潛在金融風險。 由此,,伴隨著美國利率的不斷提升,,總有那么一個時刻,讓信用等級較差的客戶開始逐漸出現無法承受貸款負擔的狀況,。而為了避免壞賬進一步增加,,貸款機構會收緊銀根。這反而會更加惡化貸款客戶的資金狀況,,最終讓壞賬激化,,繼而通過證券化鏈條傳導給全球金融市場和投資者,是為美國次級貸款突然大規(guī)模爆發(fā)的內在機理,。 在美國次級貸款風波醞釀乃至爆發(f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兩點結論:其一,看似"軟弱"的加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一旦累積"爆發(fā)",,有可能會發(fā)揮出導致經濟拐點出現的強大沖擊,;其二,任何市場一旦產生泡沫,,其蘊含的系統性風險是市場參與者根本無法回避的,,只是承受風險大小如何分配的問題。 這兩點對當下火爆的中國房市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緊縮性調控政策實施的結果是房價"屢調屢漲",,但這并不表明政策失效,只是政策效果顯現的時間尚未到來,。一旦美麗的泡沫在偶然間被刺破,,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將遭遇巨大的沖擊,。房產牛市當中,亦要當心“牛角”傷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