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安全感連續(xù)兩年位居全國第一,;平安創(chuàng)建連續(xù)兩年被中央社會治安綜治部門評為全國第一;命案破案率,、殺人案件破案率連續(xù)三年保持全國第一……江蘇的平安建設日益成為當地老百姓最為認可的品牌,,它不僅為爭創(chuàng)全國最安全地區(qū)作出貢獻,而且為江蘇經濟的跨越式發(fā)展,、社會的普遍和諧保駕護航,。 “保民平安是公安的職責所在,我們就是要努力成為一支百姓最親,、罪犯最怕的力量,。”江蘇省省長助理,、公安廳長黃明說,,三年多來,江蘇平安建設的成績得益于三個方面,。
科學排班 貓鼠同步
“白天看到大蓋帽,,晚上看到紅燈跳�,!笔忻衿毡榉从�,,近幾年在南京、無錫,、徐州等地的大街小巷,,巡邏的警察明顯增多了,而且時常有警車經過,,在交通要道口和居民小區(qū)路口,,很容易看見裝有警燈的“治安檢查”標志牌,一旁還有民警和保安晝夜守望,。 為讓百姓感覺平安就在身邊,,江蘇公安機關經過科學排班,實施“四班三運轉”,、“錯時工作制”等,,并按照“紅橙黃綠”四色布警,,將警力最大限度地撒向街面,讓民警真正做到變辦公室為“更衣室”,,實現與犯罪分子的“貓鼠同步”,,極大地震懾了犯罪分子。 自2005年以來,,江蘇全省每天投入街頭路面巡防力量達5.2萬人,,巡邏車輛1.48萬輛,街頭路面盜搶案件明顯下降,,街面“兩搶”發(fā)案月均下降44.5%,,盜竊機動車發(fā)案月均下降23.8%。
科技支持 科學破案
“平安不平安,,關鍵看破案,。” 2004年2月,,江蘇省海安縣某鎮(zhèn)發(fā)現一具深埋了4年的尸骨,。由于填埋時間太長,絕大部分DNA已經降解,。陳舊尸骨DNA檢測這個國際性難題,,難住了偵破人員。 南通市公安刑偵技術中心隨即對此展開科研攻關,。通過查詢檢索,,并結合石蠟包埋DNA提取法,市局DNA實驗室負責人賈東濤等人成功擴增出尸骨16個位點的基因,,最終確定了死者的身份并一舉破案,。 這只是江蘇公安將高科技手段運用于刑偵工作的一個案例。江蘇公安歷來重視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武裝刑偵部門,。近年來,,全省共投入數億元用于刑事技術裝備建設,相繼建成了南京法醫(yī),、常州指紋,、蘇州圖像處理、宿遷測謊等多個輻射周邊的區(qū)域性項目,,形成了優(yōu)勢互補的刑事技術網絡,。 在最能體現公安隊伍戰(zhàn)斗力的刑偵工作上,江蘇公安屢創(chuàng)佳績,。2005年,,江蘇公安獲得刑偵工作綜合考評、命案偵破、打黑除惡等10項全國第一,。2006年,,江蘇刑偵工作又獲得績效考評、現行命案偵破,、網上追逃,、指紋破案等8項全國第一,其中命案破案率達到95.38%,,殺人案件破案率為96.2%,,連續(xù)三年保持全國第一,。
信息警務 準確高效
以往,,由于信息不靈,技術手段不強,,民警辦案單純靠重兵投入,,拼時間拼體力,效率極低,。江蘇實施警務信息化后,,各市縣公安機關層層建立情報信息研判例會制度,通過網上發(fā)布,、文電通報等形式,,及時將重大警情和研判成果向相關部門及民警發(fā)出預警通報,然后對違法犯罪分子進行“手術刀式”的定點清除,。 江蘇省公安廳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省級公安信息中心,,形成上通公安部、下接各市縣公安機關的155兆專用信息網絡,,所有派出所,、交巡警隊等基層單位全部以專線寬帶方式接入公安四級網,各類信息系統(tǒng)和數據庫存貯數據總量達5億多條,。 目前,,江蘇百名民警擁有計算機近70臺,初步形成網上辦案,、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全省利用網上信息破案占總破案數的40%,,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兩年,在警力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江蘇百名民警破獲刑事案件數,、查處治安案件數一直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