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近日在政協(xié)常委會上公布了一份高校負債問題的報告,,稱全國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500億元,高校憑借自身力量基本不可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償還本金,,“雪球有越滾越大之虞”,。報告警示,,目前部分高校已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有可能引發(fā)社會風險,。對此,,報告建議應盡快著手對高校貸款實行貼息政策,由中央,、地方和高校各自承擔2%左右的利率負擔,,同時國家發(fā)行1000個億的教育國債,。(7月6日《新京報》)
的確,高校債務“雪球有越滾越大之虞”,,當大量高校都存在嚴重財務風險時,,就可能引發(fā)社會風險,其危害不可小視,。但是,為了化解“越滾越大之雪球”,,就通過國家發(fā)行教育國債,,筆者以為此舉甚是不妥。
首先,,1000個億教育國債不是個小數(shù),,發(fā)出去后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效應不可低估,最直接影響就是導致我國國債余額(指歷年發(fā)行的國債尚未兌付的余額)繼續(xù)加大,。顯然,,這將加重國家償還負擔,于國民經(jīng)濟極其不利,。
其次,,發(fā)行1000個億教育國債,這筆債務包括本金和利益,,歸根結底還是要全民來買單,,因為國家的錢來自于納稅人,也就是老百姓的錢,。而我們知道,,高校的債務不是全民造成的。無辜者憑啥要為失誤者買單,?同樣,,造成高校背負巨額債務以及銀行因放貸高校出現(xiàn)呆賬、死賬,,銀行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決策不科學造成的損失,也不應該讓廣大老百姓來為其買單,。
再次,,教育部、財政部曾于2004年7月聯(lián)合頒發(fā)《關于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經(jīng)濟責任制加強銀行貸款管理切實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見》,,提出把高校擴招率控制在5%以內,,并遵循“誰貸款誰負責”的原則,這意味著高校欠債將全部由自己買單,。面對國家政策和指示,,一些高校置若罔聞,,這種自釀苦果,老百姓沒有理由為之“慷慨解囊”,。
基于以上三點,,通過發(fā)行國債來償還高校債務,是個餿主意,,萬萬不可行,。在筆者看來,就目前各高校的巨額債務,,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可以為之適當“松綁”,比如增加教育經(jīng)費,,但必須基于兩個前提:其一,,必須追究那些好大喜功、盲目擴張,、追求政績的高校領導和教育官員責任,;其二,為償還債務,,高校必須盡自己的一切力量,。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都不具備這兩個條件——目前還沒有看到高校領導及相關官員因為高校好大喜功,、盲目擴張,、追求政績等等下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