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我印象中,,好像還沒有哪個機構像牙防組那樣,因違法亂紀而被輿論窮追猛打了如此漫長的時間,。盡管牙防組于2007年4月30日已壽終正寢,,但至今它還處在萬眾口水的中心,。因此,假如有人說牙防組的問題不是個大問題,,大家肯定是不同意的,;衛(wèi)生部疾控局稱牙防組成績大于問題,也注定是要挨批的,。
6月19日的《京華時報》報道說,,牙防組的專家們堅持認為,比起牙防組做過的很多事情,,違規(guī)認證只算是個“小問題”,。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齊小秋則稱:“牙防組成績是第一位的,問題是第二位的,�,!币蝗貉婪澜M的專家與他們的上級,把牙防研討會開成“表揚會”,,自己給自己打分,,難免讓人感到幾分滑稽。 眾牙防專家引以為傲的成績主要是什么呢,?根據(jù)他們的總結,,主要是:一,倡導成立了每年9月20日的愛牙日,;二,,組織了兩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假如這兩件事真算得上很大的成績,那么我就很難搞清楚,,牙防組從前到底是一個以幫群眾護牙為職責的機構,,還是一個專業(yè)的牙膏認證機構。假如是后者,,那么牙防組的確為人民群眾做出了貢獻,。但有關部門已經(jīng)宣布:牙防組的認證是違規(guī)的,牙防基金的財務是混亂的,。這就意味著,,做好牙防工作才是牙防組的本職所在,不能算作功勞,,否則牙防組就沒必要存在了,。 通過這個會議,我終于明白為什么輿論要對牙防組的問題窮追不舍了:直到現(xiàn)在,,牙防組的專家與他們的直接上司對反省過錯顯得很不情愿,,缺乏悔意。毫無疑問,,眾專家與他的上級此番“功大于過”的言論,,是一種“消減過錯”的努力。牙防組問題如此引人注目,,當然得有人承擔責任,。6月11日,衛(wèi)生部發(fā)言人曾指出,,因監(jiān)督不力,,個別司局必須承擔責任。雖然發(fā)言人沒點名,,但基本上跟點了名差不多,。
“功過相抵”、“將功贖罪”是過去封建王朝的法治習慣,,每每有朝廷官員犯下重罪,,總是有其他同僚向皇帝求情,訴說著罪臣的功勞,。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法律不是皇帝,不可能將法規(guī)條文當成可隨意改變的東西,。因此,,在法規(guī)條文面前把功與過拿出來排名,是非�,;恼Q的事情———“功”是工作職責的表現(xiàn),,“過”則是法紀問題,,二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自然也不可能存在“功勞第一過錯第二”的排名根據(jù),。這就好比一個貪官,,他為人民當公仆一輩子,在本職工作上盡職盡責,,只因“晚節(jié)不保”而受到追究,,這時候法律顯然不可能將他的過錯視為“第二”因素而寬恕他,。套用衛(wèi)生部一位官員的話說:“讓他當官的時候,誰想到他會成為貪官呢,?” 法律面前,,沒有小問題;在人民健康問題上,,同樣沒有小過錯,。拿牙膏認證來說,牙防組不僅超越了衛(wèi)生部的授權,,而且公然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損傷了至高無上的法制尊嚴;收受認證費用,,向牙膏廠商出售牙防“標簽”,,而那些曾獲得認證的牙膏,就有品牌被一些國家與地區(qū)列為“禁售”或“有問題”的行列,。 事關法治尊嚴與人民身體健康,,牙防組的“功過論”顯然是有害的理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