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6-07 作者:時寒冰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如果股市本身是可預期的,投資就會取代投機成為市場的主導,;如果股市是不可預期的,,就會引發(fā)短期行為,投機就會成為市場的主宰,,而這正是我國股市的一大致命問題:市場的不可預期性造成了投機的活躍,。 有關部門將印花稅從1%。調整為3%,。,,引發(fā)了一場空前的暴跌。原本為了擠壓泡沫,,減少股市風險的措施,,卻成了引發(fā)股市連續(xù)跌停的導火索。為什么,?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投資者對股市未來,、對今后的投資收益變得越發(fā)不可預期。 首先,,印花稅提高到0.3%之后,,依據現(xiàn)在的成交量,幾乎相當于甚至超過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總和都被抽走,,如果加上券商的傭金,,從理論上來看,一個賬戶在滿倉操作不虧不賺的情況下,,來回交易一百余次資金即化為零,。交易成本的增加使得投資者對未來盈利的預期大大降低。其次,,印花稅提高表現(xiàn)出來的管理層對股市的態(tài)度,,讓投資者普遍擔心更強有力的調控手段可能接踵而至,,市場中彌漫著憂慮和不安氣氛,不可預期性加大,。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股市的不可預期性并不來源于實體經濟,我國經濟的增長是高速而且平穩(wěn)的,。股市的不可預期性也不源于決策層為我國資本市場確立的發(fā)展目標,,“大力發(fā)展資本市場”的定位明確而直觀。真正的不可預期源于市場之外而又能夠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力量,。比如,,投資者不可預知的股市調控政策等,這一調控本身的不確定性會反過來激發(fā)人們的短期投機行為,,加重投機氣氛,。我國股市至今未能走出這種困局。 此次的印花稅提高很大程度上源于有關部門對股指快速上漲的擔憂,,這成為出臺干預措施的依據和參照,。但是,這個依據和參照本身是否就科學合理,?如果它本身就是錯的呢,?中國經濟連續(xù)20多年保持高速發(fā)展,股指繼續(xù)在兩千點以內徘徊是健康還是一種壓抑和扭曲,?而且,,誰能取代市場給出一個標準,衡量股指漲到何種地步才算合理,?這種標準由管理層單方面決定而排除投資者的博弈是否合理,? 應該認識到,我國此前一段時間股指的快速上漲是有許多因素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并且,,隨著全球資產證券化進程的加快,實體經濟健康狀況良好國家的股票指數漲速越來越快已成為世界性趨勢,,并不能成為調控股市的充分理由,。 以美國為例,道·瓊斯指數從1995年2月到今年6月1日創(chuàng)下13692點的歷史新高,,12年間上漲了整整9600多點,,是1906年到1995年近90年間漲幅的兩倍還多。面對股市如虹的漲勢,,就連時任美聯(lián)儲主席的格林斯潘也曾一度感到不安,,連續(xù)數次發(fā)出“非理性繁榮”的警告。1998年7月,,格林斯潘威脅要采取干預措施,,盡管最終并未采取實際行動,,但由于這種態(tài)度使市場突然變得不可預期,美國股市暴跌,,短短半個月時間從9300多點下跌到7500多點,,格林斯潘不得不通過印制鈔票和降低利率的方式,來增加貨幣供應量,,修補自己此前的失誤,。 當格林斯潘認識到人為干預對資本市場的危害,,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強調市場自身的調節(jié)功能,使投資者不必擔心來自于市場之外的不確定性風險,,而對股市未來回報的可預期性加強,,美國股市繼續(xù)穩(wěn)健發(fā)展,成為保持美國消費持續(xù)強勁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 縱觀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歷史,,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要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都須能夠給投資者一個相對可以預期的收益,。這種預期使得投資而不是投機占據上風,,推動市場健康發(fā)展。倘若這種投資收益是無法預期的,,充滿了變數,,那么,投機而不是投資就會成為市場的主流,,市場很容易暴漲暴跌,。 美國華爾街現(xiàn)在流行一句名言:“如果有一個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就將它證券化,�,!辟Y產證券化是一種全球性大趨勢,它要求人們以寬容的胸襟迎接這個時代的到來,。今年2月,,格林斯潘對中國股市提出建議:中國股市的如虹漲勢應該順其發(fā)展,政府不要過多干預,,應該放手讓市場按其自身軌道發(fā)展,。 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走出政策市,,廣大股民對投資的收益才變得可以預期,中國股市才能健康向前發(fā)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