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年末歲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藥房依據店里登記的一份“百姓缺藥登記表”到市場采購時發(fā)現,表上70%的藥品早已無人生產,。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價,,或者價錢便宜、療效明顯的藥品,。這家藥房開業(yè)3年來共采購藥品2萬多種,,目前只剩下9000多種在正常經營,其中有3000多種藥因降價而不見蹤影,,阿莫西林等常用抗菌素都進不到貨,。 杭州這家藥房只是一個縮影,可以肯定地說,,全國所有降價藥中,,一宣布降價不久就消失的藥品遠遠不止3000多種,。藥品貴是百姓看不起病的直接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1997年到2006年,,政府對藥品降價次數多達19次,,降價金額近400億元,其降價范圍之廣,、頻率之高,、力度之大都是史無前例的。但藥品依然很貴,,醫(yī)生開出的藥方價格依然很高,,百姓仍然看不起病,百姓還是沒有得到多少實惠,。社會對于藥價高深惡痛絕,,百姓意見很大。而有關部門卻把降價的次數當作政績來總結,,而不顧百姓是否得到了實惠,,不管藥價高問題是否真正解決了,,不尋找藥品降價次數這么多而價格仍然虛高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按理說,,10年19次降低藥品價格,,接近一年兩次降價,仍然不見效果,,有關職能部門早就應該反思了,,早就應該發(fā)現,早就應該徹底解決了,。 百姓的反映,,社會的呼吁,媒體的追尋,,最終找到的原因是:當前,,我國藥品出現一種“降價死”的怪現象:藥品降價—代理商停止進貨—醫(yī)院停止開方—藥廠停產—“降價藥”改頭換面變新藥重新審批后高價再上市———藥品降價變成了漲價!“老藥”變“新藥”后,,再賣更好的價,,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看病貴,、藥價高何時能夠解決呢,? 之所以藥價高而不下,一些人認為是藥品代理商在作祟,,調低價格降低了代理商的利潤空間,,代理商不進降價藥、低價藥,,藥品生產企業(yè)也就只好停止生產,;還有一些人認為是醫(yī)生醫(yī)療機構由于有回扣、利潤誘惑,,醫(yī)生自然開那些利潤高的藥品,,價格低、利潤小的藥品也就很少能為百姓使用,;也有一些人認為是藥品生產廠家在搗鬼,,藥品降價后,生產利潤必然減少,,必須停止生產,。筆者認為,上述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利益驅使下,,確實都存在一些問題,,但主要的問題不在他們那里。追求高利潤,、高收益是每一個企業(yè)和個人的共有行為,。主要問題在于國家職能部門在管理上存在問題,,沒有健全體制機制。近年來,,我國每年幾乎都要批準1萬多種新藥,。一些降價藥改頭換面后高價再上市,就是混跡在這1萬多種新藥中,,那么,,是誰審批的?如何審批的,?又是如何把關的,?這些改頭換面的降價藥審批中是否在背后存在“貓膩”和骯臟交易?國家藥監(jiān)局前局長鄭筱萸腐敗窩案是這一問題的最好答案,。 因此,,在真正整頓藥品購銷、生產,、使用環(huán)節(jié)秩序,,嚴厲打擊醫(yī)療機構醫(yī)生等吃回扣等商業(yè)賄賂行為的同時,下決心整頓和查處藥品購銷和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加大力度打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商業(yè)賄賂問題,,徹查這些部門存在的嚴重腐敗現象。同時,,盡快建立一個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陽光透明的藥品管理審批機制,。從根本上解決藥品價格高的問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