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6-26 雪坪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漆器在我國出現(xiàn)的時間非常早,,雖然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演變,但它向來都是富貴之家的奢侈品,。和其他雜項相比,,漆器不以造型和紋飾取勝,而是以工藝繁雜著稱,。由于作偽難度偏高,,漆器贗品不是太多,然而漆器的市場價格不菲,,一旦走眼就會吃虧不小,,所以藏家還得小心鑒別。
辨年款識偽,。因為材質(zhì)的原因,,傳世的漆器幾乎都是明清以來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有款識,是藏家辨?zhèn)蔚囊粋重要切入點,。不同時代漆器的款識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和內(nèi)容,包括落款的位置,、排列,、字體等,結(jié)合真品的款識加以比較,,就可以辨別出偽款,。經(jīng)偽刻或改刻的款識總會留下些許疏漏,或是器具風格特點與款識不一致,,或留有修補過的痕跡,,漆色新舊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漆器改款之風自古就有,,就漆器本身還得區(qū)別對待。
辨斷紋識偽,。說起古舊漆器,,許多行內(nèi)人都知道要看斷紋,當然辨別漆器是一定要看斷紋的,,但有斷紋的卻不一定都是古舊漆器,。漆器斷紋有許多種,但常見的大體就兩種,。一種是細碎斷紋,,像人的手掌皺紋,故稱手皺斷,,又謂之牛毛斷,。有這種斷紋的木胎漆器,木質(zhì)的紋理已經(jīng)深入漆表,,是隨歲月流逝逐漸產(chǎn)生的,,人工無法仿制。第二種斷紋就像蛇腹上的橫斷紋,,所以稱蛇腹斷,。漆器中這種斷紋較多,無論年代遠近,,而且可以偽制后仿,。
辨漆色識偽。漆色是鑒別漆器的重要參照,,不同時期的漆器,,其顏色上有著不小的差別,。年代遠的漆器漆色發(fā)暗,漆表有潤光,,顯得沉默穩(wěn)重,,新仿的漆器顏色鮮艷,火光很盛,,有些刺眼,。就現(xiàn)存的常見漆器來說,宋代的漆器多黑無光,,顏色像木炭,;明代雕漆漆器中有黑色、紅紫色,,里面都是黑漆,,有光亮,明代的剔紅器,,紅色都發(fā)紫,;清代漆器顏色較前鮮亮,紅色不再發(fā)紫,。
辨氣味識偽,。氣味也是判斷漆器新老的又一標準。一般說來,,年代久遠的漆器,,其自身的氣味會隨時間推移慢慢揮發(fā),新仿的漆器就算其造型,、漆色,、斷紋都很逼真,但漆的氣味卻不容易一下子散去,。如果一件漆器肉眼看不出問題,,不妨聞一聞,若有許多使人混淆不清的氣味,,這樣的仿品貌似陳舊,,但收藏者大可直接放棄。因為這類東西即使是真的,,也多品相奇差,,收藏價值不高。
辨硬度識偽,。漆器制作完成后,,都需要陰干,脫去多余的水分,。經(jīng)過長年的使用和擺放,,漆器會變得越來越干燥結(jié)實,,比較而言,老漆器總比新的硬,。另外,,老的漆器經(jīng)過歷代的把玩,其細微突出部分多少都會有所磨損,,還有因外力擠壓稍顯向內(nèi)彎曲,,而新仿的漆器一般都棱角分明,也有的故意做出磨損狀,,但因為是在漆器尚未風干時加工出來的,所以向內(nèi)卷曲的幅度較大,,會顯得不自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