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圓明園國寶——虎,、牛、猴,、豬四獸首。新華社發(fā) | 圓明園,這個承載了中國人太多悲情和感傷的地方,,由于來自園內的兩件文物將于近日在異國被拍賣,而再度成為國內輿論關注的焦點,。 雖然外交部,、國家文物局等官方機構已明確表態(tài)反對拍賣,以劉洋為首的民間律師團也已向拍賣方發(fā)出律師函和律師聲明,,但拍賣方——法國佳士得公司依然堅持原有拍賣計劃,。 圓明園兔首、鼠首會否出現在巴黎的拍賣現場,?中國民間律師團追索流失文物能否達到效果,?人們正拭目以待。
首次以律師團訴訟追索海外流失文物
去年年中,,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宣布,,將在今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伊夫·圣羅蘭與皮埃爾·貝杰珍藏”專場拍賣會,其中的兩件拍品是來自圓明園的兔首和鼠首,,總估價高達2億元人民幣,。消息傳至國內,輿論一片嘩然,。 “公開拍賣從我國掠奪的銅獸首,,是對中國人情感的藐視和挑釁,。”劉洋說,,在經過嚴肅認真的法律研討后,,他和國內另外80名律師,在去年末組建了“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志愿團,,希望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阻止拍賣,、追索國寶。這是國內首次以律師團發(fā)起訴訟的方式追索海外流失文物,。 “全世界文物流出國和地區(qū)已先后操起法律武器,,討還非道德方式流出的文物。而我國卻尚未形成一支研究實施追索搶救和保護文物的法律隊伍,,我們決心擔當此責,。”劉洋說,。 很快,,40萬元訴訟費用準備就緒。律師團商討確定了進行法律訴訟的大致方案:訴訟的被告是兩件文物的收藏者皮埃爾·貝杰等人和法國佳士得公司,;原告為“全球愛新覺羅家族宗室會”,;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返還其持有的兔首和鼠首,同時判令佳士得停止拍賣上述物品,,并將其直接按法院指令交付法院保持或交付原告,。 2月9日,律師團向佳士得公司和皮埃爾·貝杰正式發(fā)出律師函和律師聲明,。12日,,佳士得公司公開聲明:“由于將拍賣的銅獸首拍品擁有明確的法律持有證明,因此拍賣將如期舉行,�,!�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姜瑜表示,,圓明園兔首,、鼠首是中國在戰(zhàn)爭期間被英法聯軍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貴文物,。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權,,這些文物理應歸還中國。
誰在收藏中國
兔首和鼠首是圓明園12生肖銅像中的兩件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時,,12生肖銅像遺失,截至目前,,僅有5件回歸國內,。 事實上,,圓明園銅獸首只是我國海外流失文物的一個縮影。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包括民間收藏在內的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總數,,至少在1700萬件以上,遠遠超出我國本土博物館藏品總量,。 著名文物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介紹說,這些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大多是在中國近代被西方列強以及一些所謂的“探險家”,,以武力、不平等交易,、盜掘,、欺騙、走私等非法手段掠奪出境的,。 謝辰生認為,,對于流失的珍貴文物,只要能收回就一定要收回,;對于一般文物,,則視情況而定,有些留在國外還能起到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對于非法出境的文物,,堅決不能買,否則就等于承認其合法性,。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日前表示,,國家文物局反對用中國的錢“回購”中國自己的東西,更不贊成拍賣,。應根據國際公約,,在道義上進行呼吁的同時,通過相應補償以回贈方式追回,,并鼓勵通過基金會和個人捐贈的方式,,以促成回歸。
文物回流的是非曲直
據了解,,現階段,,我國的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分為依法索回、國家購買,、民間購買和捐贈,。
銅牛首,、銅猴首與銅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團花費近3000萬港元拍回的;銅豬首和銅馬首是澳門愛國人士何鴻燊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別斥資700萬元和6910萬港元買回捐獻祖國的,。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也多次運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國際公約的框架下,,先后從英國,、美國等地成功索回中國文物3000余件。 即便如此,,像劉洋這樣組建律師團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在國內尚屬首次。據劉洋介紹,,律師團最主要的法律依據是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公約明確規(guī)定,被盜文物的擁有者應該歸還該被盜物,。法國是公約的加入國,,我國在1997年加入這一公約時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留具有追索被戰(zhàn)爭掠奪和被盜竊走私出境的文化遺產不受年限限制。 目前,,律師團已搜集了世界上5次類似的起訴,,其中,4起勝訴,,1起敗訴,,律師團對勝訴很有信心。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由于律師團所依據的整個規(guī)則體系僅憑國際道義維系,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面對文物主權國的訴求,,西方國家不但置若罔聞,,還炮制聲明。2002年,,以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為首的19家博物館,,在一份所謂的《關于環(huán)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的聲明》中稱,這些獲得的物品(掠來之物),,不管是通過購買還是禮品交換等方式,,已經成為博物館館藏的一部分,并延伸為國家藏品,。 對此,,謝辰生認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但要始終保留追索的權利,、不斷尋求追索的新方式,讓凝聚數千年中國歷史的文物永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