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呼和浩特電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蒙古族收藏愛好者曹格別立格,,對馬鞍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是阿拉善地區(qū)收藏馬鞍最多的人,。 走進曹格別立格家的客廳,,只見地上整齊地碼放著四五十副種類各異的馬鞍,,靠墻木架上則被各種瓷器和各種民族用品占滿,,屋里幾乎到處都是藏品,甚至連沙發(fā)旁邊的小木桌下也擺滿了馬鐙,。曹格別立格笑著說,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被沙漠地質(zhì)公園租去展覽,。 說起馬鞍,,曹格別立格如數(shù)家珍,馬是游牧民族重要的交通工具,,馬鞍是最重要的一件馬具,也最能體現(xiàn)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愛好,。好的馬鞍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極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好馬配好鞍”,,馬鞍的制作非常講究,馬鞍的構(gòu)件有幾十個,,包括木架、蒙皮,、馬镲、馬鐙,、馬禪、稍繩,、馬鞭等,。曹格別立格說,,一副好馬鞍的裝飾極為講究,價格甚至要超過一匹寶馬的價格,。 據(jù)了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曹格別立格迷上了收藏馬鞍,。2005年冬天,曹格別立格到一個牧民家做客,,閑聊中牧民對他說,他有兩幅景泰藍馬鞍,,想以1500塊錢賣給曹格別立格。曹格別立格自小就喜歡馬,,他沒假思索就買了下來。沒想到,,他把馬鞍帶到巴彥浩特后,,很快就被人以2000元買走。這件事對曹格別立格啟發(fā)很大,,原來這個東西還能掙錢,。 第二年一開春,曹格別立格就騎著摩托跑牧區(qū)收起了馬鞍,�,!拔�?guī)缀跖鼙榱税⒗�,,一天最多時要跑上千里路,,下去一次最多能收到十幾副馬鞍�,!辈芨駝e立格說,,這一年他收了二百多副馬鞍,但絕大部分都賣了出去,,有的賣到了包頭、呼和浩特,,有的賣到了青海,、甘肅,。 但現(xiàn)在曹格別立格卻為賣出去的馬鞍感到可惜。他說,,因為阿拉善的馬鞍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有自己的特點,有的馬鞍做工非常精美,,本身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曹格別立格笑著指著客廳里擺放的馬鞍說,,這些都是今年收的,好的都留了下來,,別人掏多少錢也不賣,把阿拉善馬鞍的精品留住,,也算是將功補過吧。 曹格別立格在阿拉善收藏界屬于那種典型的起步晚,、收藏豐富的藏家。現(xiàn)在他的收藏已經(jīng)形成了馬鞍,、馬鐙、蒙古刀,、銀碗、茶壺這幾大類,,其中僅馬鐙就有200多幅,。說起馬鐙,當然最得意的還是他從阿拉善左旗三道湖廟上收到的一副麒麟銅馬鐙,。 “最初我只是收馬鞍,,后來不斷有牧民拿出過去用的銅火盆,、茶壺,、奶桶問我,,這些東西要嗎,?這樣我又把這些東西也收了下來,。我搞收藏,我的父母和妻子都非常支持,,那些東西多數(shù)是富貴人家傳下來的,收藏來,,就等于富貴到了我們家,�,!辈芨駝e立格說,。 曹格別立格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是,,今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大慶時,在伊克奈爾會場迎接曾慶紅副主席的四個蒙古包里,,擺放的馬鞍和各種民俗用品都是他提供的,。 曹格別立格藏品豐富的一個秘訣就是,價格給的好,,舍得出價,,只要他看上的東西,多少錢都愿意買下來,,這樣人們都愿意把東西賣給他,。他說,現(xiàn)在他很少騎摩托車下去收了,,藏品幾乎都是別人送上門的,。曹格別立格說,,現(xiàn)在他收藏的目標主要以馬鞍和阿拉善民俗用品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