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巔峰時期古希臘文明傳播區(qū)域圖,,耳邊傳來悠遠而縹緲的音樂,站在仿如愛琴海般的藍色地毯上,,參觀者懷著崇敬之心向它們走來,,一件件古希臘時期的藝術品在純白色墻壁和燈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初秋的北京,午后的陽光依然灼熱,,長安街一如往常的車水馬龍,,在繁華喧囂的街市旁卻有一處能夠讓心靈沉靜下來的空間。首都博物館外,,印有巨幅維納斯雕像的海報吸引著人們走入古典希臘藝術的殿堂,主題為“古典希臘藝術”的盧浮宮珍藏展正在這里舉行,。 步入首都博物館1400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四根形似帕特農神廟的石柱高高矗立在記者面前,在燈光照射下,,帶有黃土一般色彩的柱子散發(fā)著神秘氣息,,好似一道穿越時光的大門,,邀請人們踏上一場古希臘文化之旅。
兩年內即便在法國也看不到的展覽
這次題為“古典希臘藝術”的盧浮宮展覽主要有三部分內容——“生活在古典希臘時代”,、“古希臘人的神靈世界”和“與希臘名人對話”,,分別從社會生活環(huán)境、精神信仰和文化魅力三個角度展示希臘古典時期的社會與文化面貌,,向觀眾展現(xiàn)2500年前的古希臘人在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發(fā)展了他們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創(chuàng)造了古典時代的輝煌文明。 “展覽共展出了130件珍貴文物,,數(shù)量之多是法國盧浮宮古典藏品赴國外展出中絕無僅有的,,其中大部分文物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四世紀。它將成為首都博物館獻給中國觀眾的一場文化盛宴,�,!笔锥疾┪镳^館長助理、業(yè)務研究部主任黃雪寅這樣向記者介紹,。 “盧浮宮以往在國外的展覽,,通常是從東方館、埃及館,、希臘羅馬館,、珍寶館、繪畫館和雕塑館六大展館抽調10至20件展品組成一個展覽,,而這次在中國的展覽比較特殊,,130件文物都出自希臘館,這跟盧浮宮的希臘館正在翻修有關,,兩年之內即使我們遠赴盧浮宮也看不到這些展品,。”黃學寅說,,“這對于中國觀眾來說是一個絕好的近距離欣賞珍品的機會,,‘手持鐵餅的競技者’、‘阿弗羅狄忒雕像’等都是難得一見的藝術珍品,�,!� 事實上,始建于1190年的盧浮宮既是一座宮殿,,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盧浮宮有12000件藏品,,藏品量雖然不是世界博物館中最大的,,但藏品價值之高卻在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這次除了盧浮宮的鎮(zhèn)館之寶‘米洛斯的維納斯’、‘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像’外,,其他大部分古希臘時期的代表作品都聚集到了首博,,這是我所看過的國內引進的國外展覽中規(guī)格最高,數(shù)量也比較集中的展覽,�,!北本┐髮W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教授如此評價。
與神話無關的藝術之美
古希臘藝術是西方藝術的搖籃和范本,,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水平,,這是希臘奇跡。后世的人對古希臘藝術非常敬畏,,用仰視的心態(tài)來看待它,。 “很多古希臘雕像與他們的神話傳說有關,一般觀眾可能在背景理解上有些隔閡,。于是很多人認為不了解古希臘神話,,就沒法看懂古希臘藝術,實際上并非如此,�,!倍幷f,古典希臘時代最輝煌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氣質,,它美得高貴、典雅,,讓人第一次看到它時便會怦然心動,,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斑@是希臘藝術特殊的魅力,,即使是完全不懂希臘歷史文化背景的人,當面對這些美的雕像,,尤其是原作的時候,,也會自然有很強烈的審美上的享受�,!� 在丁寧看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古希臘藝術大部分采用了人的形象,而不是鬼怪,,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另一方面,古希臘藝術有一種非常執(zhí)著的追求最理想的美的觀念,,它的美不是完全世俗化的,。 “當你接觸過最高境界的美的事物之后,,再去觀察其他事物就會有新的欣賞眼光,。希臘藝術是一種至真至純,、至高無上的美,人們接近它便會受到感染,,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審美眼光有著非常直接的作用,。”丁寧說,。
國人渴望獲取對藝術的真切感受
現(xiàn)代人對藝術品,、展覽品的要求,對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跟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人們渴望對藝術的真切的感受,,這是中國大眾導向性的追求。 據(jù)主辦方介紹,,這次展覽不僅吸引了研究藝術史,、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以及對希臘歷史感興趣的參觀者,更有不少學生和普通市民,。 記者在展覽的留言簿上看到很多留言,,比如:“藝術無國界,文化的認同才是人類最大的認可,�,!薄懊朗侨祟惖淖非蟆,!薄靶撵`受到了凈化,,藝術給我?guī)砗艽蟮恼鸷场,!薄皷|西方文化差異很大,,我看到了古希臘的燦爛文明�,!� “現(xiàn)代人對藝術品,、展覽品的要求,對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跟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世界是一個地球村,,人們對各種文化的理解都比以前豐富。很多普通觀眾對古希臘文化并不陌生,,而真正站在珍品面前,,親眼欣賞它們,成了他們的愿望,。人們渴望對藝術的真切的感受,,這是中國大眾導向性的追求,。”黃雪寅說,。 實際上,,博物館是了解一種文明物態(tài)表現(xiàn)的很好平臺。一種文化可以從書本上了解,,但書本是間接的,,有隔閡的;而看作品的原作則會有非常感性的體會,,是間接的閱讀所難以替代的,。“現(xiàn)在很多國人有能力出國旅游了解不同的文化,,他們認為在國外最重要的是游覽,,一方面看自然風光,另一方面就是觀察人文景觀,,建議國人不妨走進當?shù)氐牟┪镳^,,這將成為一種簡潔、迅速,、濃縮地理解當?shù)貧v史文化的途徑,。”丁寧說,。 “中國是一個走向開放,、走向世界,并具有遠大抱負的民族,,這就需要對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偉大文化都能很好的欣賞和理解。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應該屬于全人類,。中國歷史上有過非常開放,、兼容并蓄各種文化的時期,今天我們更要做到文化的包容,�,!倍帍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