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登錄某個頗具規(guī)模的網(wǎng)絡“丐幫總舵”,,進入首頁即響起凄涼的二胡樂聲。扉頁上寫著“請您施舍一元錢,,讓乞丐幫得以生存,。如果您囊中羞澀,請您申請加入乞丐幫社,,免費為您建立乞討網(wǎng)站,,讓你得到社會幫助”,頁面底部顯示的訪問量是“72728”,。
(新華網(wǎng) 1月26日) 點評:丐幫也時尚,。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今年,,部分大學生不再孤身一人踏上歸程,,而時興牽著戀人的手,回家拜見父母,。而父母們也一改往日尷尬回避的態(tài)度,,甚至盛邀兒女帶朋友回家過年。
(《信息時報》 1月27日) 點評:家長學會了“疏堵兼用”,。
當傳統(tǒng)作家仍然十年磨一劍打造“巨著”時,,新興的網(wǎng)絡作家群體卻瘋狂地敲擊鍵盤,以每年創(chuàng)作300萬字的驚人速度,,悄悄將百萬稿酬揣入腰包,。
(中國廣播網(wǎng) 1月28日) 點評:“十年磨一劍”是因為有公家養(yǎng)著;每年300萬字是把寫作當“碼字”,。
“男人的錢包,、女人的年齡”被人視為現(xiàn)代職場中的兩大秘密,不過在網(wǎng)絡上,,很多人正熱衷于把自己的詳細收入甚至日常開支都展示出來,,網(wǎng)民們給它起了個生動的名字“曬工資”。
(《北京日報》 1月28日) 點評:網(wǎng)絡無秘密,。
“王朔來自邊緣的批評當然未必全面和準確,,但他牛虻式的刺激仍然會給我們一些反思的可能性”——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
(《新聞晚報》 1月29日) 點評:“朔爺復出”一時激起千層浪。
當聲勢浩大的紅樓選秀攪動全國紅樓熱潮時,,四川自貢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女子胡楠,,歷時十載寫成的長篇小說《夢續(xù)紅樓》,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對此,,紅學研究會會長張慶善的評價是:“文筆成熟老到,確實相當不錯”,。
(四川新聞網(wǎng) 1月29日) 點評:比起選秀與造勢,,紅學更需要文化意義上的傳承。
一所普通大學的大四女生,,靠沒有“封面”,、僅有兩頁紙的“老土”簡歷,頻頻參加多個城市的人才招聘會,,竟連被10多家用人單位“相中”,,最后“分身無術”的該女生,只得一家一家“賠禮道歉”,!
(《揚子晚報》 1月29日) 點評:誰說包裝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