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煤炭界發(fā)生了兩件頗有“意義”之事。 其一,,作為世界最大產煤國,,中國一改往日出口國形象,首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凈進口國,;其二,,最后一屆全國煤炭產運銜接會臨近結束之時,電企與煤企緊張關系有所緩解,。來自中國煤炭運銷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1月13日,電企與煤企新簽電煤量增至14.9億噸,。 然而,,這兩件事,帶給我們更多的卻不是歡喜而是隱憂,。
凈進口潛在大風險
1月12日,海關總署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1-12月份,,我國出口煤炭累計2240萬噸,與此相對的,,是去年1月-11月我國煤炭凈進口數(shù),,累計達8910萬噸。雖然海關沒有公布煤炭進口總數(shù)據(jù),,但我國首次成為凈進口大國已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崱?BR> 數(shù)據(jù)顯示,,一直以來,我國每年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均占全世界40%以上,�,!懊禾抠Y源豐富”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產煤大國,,也是世界煤炭出口大國,。不過,全球金融危機到來后,,一切發(fā)生了改變,,我國開始成為凈進口國。 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增不外乎兩個因素: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國際煤炭需求下降,總體供過于求,,導致價格低于國內,,所以我國企業(yè)從越南等地進口了許多,;此外,去年產煤大省山西進行煤炭重組,,一些煤企關閉,,國內煤炭有效供應下降。 “隨著消費量的增加,,中國以后會成為真正的煤炭進口國,。”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表面上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實際上中國的煤炭供應危機比石油還大。 “現(xiàn)在進口幾千萬噸還好,,如果進口規(guī)模上億噸以后,,國際煤炭的價格將急速上漲�,!绷植畯姳硎�,,國際煤炭市場本身就比較小,如果中國大規(guī)模從國外進口煤炭,,將對國際煤炭市場價格產生巨大的刺激作用,。對此,他建議,,中國企業(yè)一定要注意進口的節(jié)奏和步伐,,控制好進口總量。 林伯強的擔心不無道理,。由于中國大量進口鐵礦石,,導致近年來價格年年上漲(去年除外),再加上鐵礦石的后續(xù)談判日益艱難,,“今年漲價似乎難以避免”,。
電煤簽約更多是搶運力
與我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相比,電企與煤企簽約近15億噸似乎更值得慶賀,。雖然此前電企與煤企之間“頂�,!辈粩啵鶠殡娒簝r格漲跌形成僵持局面,,但最近兩者對峙局面有所緩和,。如此來看,一直以來的電荒問題,,或許今年就能解決,。 然而,林柏強認為,“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現(xiàn)在電企與煤企簽約,,更多是在量方面,為的是搶運力,。目前電企所簽合約,,很有可能最終執(zhí)行不了�,!彼硎�,,按照《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鐵路部門為今年煤炭跨省區(qū)調運預留的運力總量約9億噸,,其中電煤占7億噸左右,,今年的電煤需求量可能會超過32億噸,“總體來看,,鐵路運力偏緊”,。 “如果以后煤炭價格繼續(xù)上漲,所簽的煤量難以保證,,煤電雙方將會‘扯皮’不斷,。”林伯強表示,,由于煤炭是一次性石化能源,,電企可能會一直處于談判的弱勢地位。 據(jù)了解,,目前2010年煤炭合同與2009年相比每噸大多漲價30元,一部分上漲達50元之多,。即使按照電煤15億噸需求量計算,,今年電企成本至少增加6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