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已進駐一些大型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重點調查"4萬億"政策配套的項目貸款資金流向,。受訪銀行人士指出,部分信貸資金已有"噤若寒蟬"之勢,。 一位國有大行高管告訴記者,,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近期已進駐一些大型商業(yè)銀行的地方分支機構,開始對上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調查,。"名為調查,,實際上就是檢查"。他透露,,一些動手略早的派駐辦,,已經從銀行拿到了相關數據和材料,正式入駐后即開始據此分析和檢查,,而信貸資金是否流入股市是檢查重心之一,。
“疏而不漏”?
一位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他們已于日前進駐了一家大型國有銀行在當地的分支機構,,審計的重點即是與"4萬億"政策配套的項目貸款資金的流向。 "信貸資金入市是此次審計署進行的‘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內容之一,,近期已經有一些來歷可疑的資金從股市聞風而逃,。"一位資深銀行家坦承,由于審計部門"有懲罰權力",,其檢查的威懾力不言而喻,。 一位大行公司部負責人坦承,由于一旦被審計署查出違規(guī),,將會被追究責任,,所以一般人忌憚三分。"由于審計署有延伸調查權,,不僅可以查銀行,,還可以查企業(yè),所以如果他們下決心,,花力氣,,是有可能查出來的。"在他看來,,這也是部分資金迅速撤離股市,,偽裝或隱匿的原因所在。 至于審計手段,知情人士則表示,,審計檢查會部分采取"倒查"的辦法,,即審計署可能對部分證券公司的大額賬戶進行排查,,進而查出資金來源,。 "這個辦法通常是一查一個準。"一名銀行內部人士直言,,銀行對資金流向通常難以監(jiān)控,,當然銀行會覺得委屈,因為信貸大客戶的資金流向更難控制,,但如果貸款資金真的被挪用,,銀行也難辭其咎。 不過,,審計署宣傳部門在回應記者詢問時則表示:"對銀行的審計只是例行審計,。"前述銀行高管直言,審計調查和一系列自查,、風險排查,,正成為近期銀行信貸工作的階段性重點。他坦承,,經過上半年的信貸高速增長,,需要適當放慢腳步,檢視一下可能的風險,,加強貸后的管理,。他并不諱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牽涉了一定精力,,成為銀行信貸增長放緩的因素之一,。
“挪用手段”
上述大行公司部負責人表示,挪用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的情況肯定存在,,但究竟有多少資金入市,,銀行和監(jiān)管機構都很難查實。原因在于,,銀行只能對該行系統(tǒng)內的資金流向進行排查,,但很多資金入市前,會先在銀行之間轉幾道手,。而更多的入市資金則已經脫離了銀行體系,,是在銀行向企業(yè)支付貸款后,再由企業(yè)挪作他用,,或者被第三方用于投資股市,。此時,監(jiān)管機構往往就更加鞭長莫及了。 一位銀行監(jiān)管部門的高層不久前也表示,,貸款挪用和違規(guī)進入房市,、股市的風險上升。他認為,,在貸款放量增長的情況下,,有一部分暫未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項目的信貸資金沉淀,貸款被挪作他用的風險上升,。除以往最常見的借新還舊,、短貸長用等現象,監(jiān)管機構在近期的檢查中發(fā)現,,不少企業(yè)挪用銀行貸款作為辦理信用證或銀行承兌匯票業(yè)務的保證金,;尤其隨著國內股市、房市的回暖,,信貸資金違規(guī)流入房市,、股市的現象開始增多。 “特別是一些明令禁止的行為,,比如信貸資金入市,,又如一些違規(guī)的房地產開發(fā)貸款。"前述審計部門人士表示,,"一些貸款申請時的用途并非開發(fā)貸,,但輾轉進入了樓市”。 近期,,中國銀行分析師石磊的一項研究表明,,上半年可能有1.2萬億元的中長期信貸資金未進入固定投資領域,而是進入了資本市場和房地產二級市場等,。這其中不包括短期信貸和票據融資可能入市的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