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9月始,,特別是從2007年以來,,世界主要糧食品種價格飆漲。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統(tǒng)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shù)上漲近1/3,,創(chuàng)1845年以來最高值,。其中,,小麥價格飛漲112.0%,,玉米猛增47.3%,,大米上揚3.1%,。世界糧價飆漲是否真是所謂的“中國因素”造成,?中國在世界糧食生產方面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丁聲俊研究員,。
糧食儲備遠高于安全線
記者:小麥和玉米的價格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價位,。國外有人說“世界糧價飆漲是由于中國大量進口糧食造成的”。請問,,您是怎樣看的,?
丁聲俊:近年來全球市場跌宕,,糧價飛漲,,引起普遍關注。每當世界波動,、糧價上漲,,國外總有少數(shù)人散布“中國糧食威脅論”。13年前有人渲染“誰來養(yǎng)活中國”的悲觀論調,。近來國際上又有人重彈“中國大量進口糧食導致世界糧食價格暴漲”的“老調”,。這是與中國糧食供求狀況完全相悖的錯誤看法。
我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世界:中國不僅不是世界糧食價格暴漲的推濤者,,而且是重要的穩(wěn)定因素,。近年來,與全球糧食總產量下降和儲備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糧食產量連續(xù)增長,,供求平衡,儲備增加,,市場供應充裕,,糧價也僅是溫和性、結構性上升,。從2004年到200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依次達到:46946.9萬噸、48402.2萬噸,、49749.9萬噸和50150.0萬噸,。中國糧食總產量連續(xù)4年增長。
記者:請介紹一下中國目前糧食儲備情況,。
丁聲�,。�與糧食連續(xù)增產相適應,國家糧食儲備連續(xù)增加,。目前中國的糧食儲備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數(shù)量,,占當年全國糧食消費總量的比例超過35%,,遠高于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提出的17%-18%的糧食安全線。與此同時,,中國一直保持高糧食自給率,,始終在95%以上。尤其是,,除大豆以外,,中國的谷物進口量減少,出口量增加,,成為谷物凈出口國,。2006年,中國凈出口谷物285萬噸,。2007年1-11月份,,中國凈出口770萬噸。2007年12月份,,中國凈出口小麥粉13.35萬噸,,折合小麥原糧14.83萬噸。國外少數(shù)人重彈的“老調”不攻自破,,是完全違背實際的,。
進口主要用于品種調節(jié)
記者:中國糧食供求是否存在缺口?現(xiàn)在,,中國每年還進口一些糧食,,這出于何種原因?
丁聲�,。�目前,,中國糧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在糧食供求平衡中,,稻谷,、小麥、玉米等谷物是主要內容,,是居民食用的主糧,。從2004年到2007年,中國谷物連續(xù)增產,。從2004年到2006年,,中國谷物總產量依次增長到40132.7萬噸、41739.8萬噸,、43252.1萬噸,,預計2007年還將超過2006年谷物的總產量。這為保證居民口糧供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谷物產需平衡有余,,不存在缺口,。
不錯,中國每年都進口一些糧食,。如前面所說的,,2006年,中國出口谷物645萬噸,,進口谷物360萬噸,。2007年1-11月,中國出口谷物915萬噸,,進口谷物145萬噸,進口這些谷物的主要用途是進行品種調節(jié),,這在世界各國和糧食貿易中都是正常的,。例如,進口一些專用優(yōu)質小麥,,與國產小麥搭配加工專用面粉,,以制作各種特殊食品。另外,,由于中國大豆榨油消費量和食用消費量快速增加,,而國內大豆總產量下降,致使產需存在缺口,,需要靠進口平衡,。所進口的大豆中,相當大部分是用作合資植物油加工企業(yè)的原料,,生產的油品部分又銷售到國際市場上,。
自力更生解決糧食問題
記者:中國目前糧食總產量已達到50150萬噸,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糧食已經“過關”不存在壓力,?
丁聲�,。�你提的這個問題具有前瞻性,很需要關注,。應該從兩方面作出客觀回答,。一方面如前述,目前中國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國家糧食儲備充裕,,市場行情穩(wěn)定,國家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從中長期看,中國不可掉以輕心,,盲目樂觀,。這是由中國人口眾多和資源約束的基本條件決定的,。
展望未來,中國有“五個不會變”:人口逐年增長不會變,;土地逐年減少不會變,;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改善對糧食的需求量逐步增長不會變;以糧食為原料的食品工業(yè)和糧食深加工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不會變,;以自力更生為主解決糧食問題的方針不會變,。這種發(fā)展趨勢表明,全國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整體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換言之,中國對糧食安全問題,,必須警鐘長鳴,,不可放松,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5億噸總產量的基礎上繼續(xù)穩(wěn)定持續(xù)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