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一向以安靜,、嚴(yán)謹(jǐn)而著稱的大英博物館熱鬧了起來,,從下午2時起一直到午夜,整個博物館沉浸在“中國日”的喜慶氣氛之中,。 記者按通知要求提前到了半個小時,,來到現(xiàn)場一看:好家伙!從未見大英博物館吸引來這么多人,。成群結(jié)隊的年輕人來了,,抱著、推著孩子的父母們來了,,手牽手的情侶來了,,拄著拐杖的年長者來了……剛進博物館大門,就見參觀者排起了長龍,。 進入博物館中央大廳,,著實讓人興奮。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來自北京人大附中武術(shù)隊的小演員們走上了舞臺,散打,、劍舞,、拳術(shù),一招一式令人眼花繚亂,,博得陣陣喝彩,;美妙動人的中國音樂聲中,小舞蹈演員們上場了,,《過大年》,、《俏花旦》、《雨竹林》等節(jié)目演得有板有眼,,觀眾看得如醉如癡;讓現(xiàn)場的孩子們著迷的是北京百靈皮影劇團的表演,,但幕布上的一個個皮影活靈活現(xiàn),,用不著翻譯、講解,,孩子們早就看直了眼,、樂翻了天;更熱鬧的是家庭作坊,這里大都是全家出動,,剪紙的,、粘燈籠的、拼圖的,、寫毛筆字的,,可忙碌了。孩子們在家長和工作人員的點撥下,,各忙各的愛好,。記者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手拿毛筆,三畫兩畫,,涂得紙上是墨,,手上是墨,甚至臉上也濺上了幾點墨,,再沖你露牙一笑,,那個可愛勁兒就甭提了。有個小女孩經(jīng)過十幾分鐘的“苦戰(zhàn)”,,終于粘出一個紅紙燈籠,,再吊根線,往手里一提,,一下子就蹦了起來:“我成功啦,!”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享受到了快樂,更重要的是觸摸到了神奇的中國文化,。 與此同時,,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故事會”,以及有關(guān)中國玉器,、瓷器,、藝術(shù)、哲學(xué)等內(nèi)容的“知識講座”也在其他展館舉行,。傍晚時分,,倫敦“京昆劇社”表演的《牡丹亭》、當(dāng)?shù)貏F推出的《美猴王》以及有關(guān)中國的電影,、舞蹈和傳統(tǒng)音樂等紛紛上演,,排隊的長龍一直站到了大英博物館大門之外。博物館新聞官告訴記者,,參觀人數(shù)較多的時候,,大英博物館一般要接待2萬多人,可今天參觀者太多了,,至少會達到5萬人。 “中國日”給大英博物館帶來了人氣,豐富了文化,,更讓中英兩國人民加深了了解和友誼,。 (本報倫敦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