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3時,,據不完全統計結果,,巴拉克·奧巴馬已獲得遠遠超過270張的選舉人票,從而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多國政要已向他發(fā)出賀電,。
這位民主黨人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從4日凌晨第一個進行投票的新罕布什爾州迪克斯維爾山口鎮(zhèn)開始,,直到各州全部投票完畢,,除了個別投票站發(fā)生機器故障外,整個投票過程堪稱平穩(wěn)順利,。沒有出現人們事前擔心的安全,、點票或是所謂的“布拉德利效應”問題。選舉計票結果也如人們普遍預期的那樣,,奧巴馬以明顯優(yōu)勢無可爭議地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奧巴馬:“勝利屬于全體美國人”
奧巴馬勝選的正式消息傳出后,聚集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格蘭特公園內的13萬支持者頓時沸騰了,。他們揮舞著美國國旗歡呼雀躍,,其中不少人喜極而泣。當奧巴馬攜家人出現在講臺上時,,現場的氣氛更是達到了頂點,。
奧巴馬在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中發(fā)表了當選后的第一次演講。他激情洋溢地說道:“勝利不屬于我,,勝利屬于你們,,屬于全體美國人民!變革已經降臨美國,!”
奧巴馬以連續(xù)幾個“是的,,我們能做到”的排比句式,節(jié)奏鏗鏘地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大有45年前馬丁·路德·金激情演說《我有一個夢》之風。而在美國內外許多人眼中,,奧巴馬的今日成功儼然正是路德·金等非洲裔美國人多年夢想的終于實現,。
從芝加哥到洛杉磯,,從白宮門外到紐約時代廣場,全美各地的民主黨選民都為勝利而歡騰,。這一天不僅對非洲裔美國人,,而且對全體美國人來說,都是大可長久紀念的歷史性時刻,。
麥凱恩:“失敗只屬于我自己”
在獲知選舉結果后,,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公開表示認輸,依照慣例第一時間打電話祝賀競選對手奧巴馬,,并承諾將盡其所能幫助奧巴馬帶領美國人民應對一切挑戰(zhàn),。
隨后,麥凱恩在其家鄉(xiāng)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發(fā)表了敗選演說,。
面對失望的支持者,,麥凱恩充滿深情地說:“失敗只屬于我自己,而不屬于你們,�,!彼兄x選民的堅定支持,并呼吁選民全力支持當選總統奧巴馬,。
麥凱恩還特別感謝了他的家人和競選搭檔莎拉·佩林,。
幾個小時前還奔波在各州造勢拉票、攻擊指責奧巴馬的麥凱恩,,此刻卻能如此坦然地承認失敗并真誠地祝賀競選對手,!看著電視畫面上,一陣寒風掠過,,吹起他的幾縷銀發(fā),,頓時讓人對這位年逾古稀的人生出幾分敬意與感慨。經歷過2000年和2008年兩次總統選舉失敗的麥凱恩,,幾乎不可能再有第三次機會,。但麥凱恩表示,,這些寶貴的經歷將是他一生的財富,。
人心思變之時 選票走向已定
分析奧巴馬獲勝的原因,從政策層面到戰(zhàn)術層面,,從種族因素到年齡因素,,可以列出很多條,但歸結到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選民需要改變,。而奧巴馬此度競選中的標志性口號就是“改變”。
據美國有限新聞網的最新民調顯示,,位列選民最關心的選舉議題前3項的分別是經濟(60%),,伊拉克戰(zhàn)爭(13%)和醫(yī)療照顧計劃(13%),,而這3項恰恰是大多數選民認為布什政府8年來的敗政所在。同時,,相當高比例的選民認為,,麥凱恩在競選中所宣示的政策方向和方法與布什沒什么兩樣。
另一項民調顯示,,10月以來,,現任總統布什的總體支持率只有20%,其經濟領域工作的支持率只有19%——與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因水門事件下臺的尼克松不相上下,。
普通美國選民最簡單也最合乎情理的想法就是,,既然共和黨人執(zhí)政8年如此失敗,為什么不換民主黨人試試,?何況民主黨的奧巴馬提出的很多主張與布什的失敗政策截然相反,。這對眾多選民來說很有吸引力。
能否兌現競選諾言 看經濟如何脫困
毫無疑問,,已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和日益深化的經濟衰退,,是擺在當選總統奧巴馬面前的最大挑戰(zhàn)。
奧巴馬在勝選演說中坦言:“我們都知道金融危機的嚴重性,。我們有一段漫長而艱難的路要走,。”
不可否認的是,,就競選而言,,奧巴馬能以如此明顯的優(yōu)勢戰(zhàn)勝麥凱恩,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功不可沒”,。麥凱恩因為“沾了布什的光”而失去了廣大選民的信任,。大多數選民期待奧巴馬能更有效地應對諸多經濟難題。
實際上,,無論是麥凱恩,,還是奧巴馬,都沒有在競選過程中提出解決金融危機的具體方案,。
現在,,一夜之間,奧巴馬的身份已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其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和著眼點也必須隨之迅速轉換,。他已不再是個靠言辭百般吸引選民的競選者,而已是個必須用行動向國民切實兌現承諾的當選者,。
首先需要做的,,是確定新一屆政府的經濟團隊人選。金融危機是美國面臨的最大難題,,如果不能及時拿出有效的應對辦法,,一方面美國經濟將繼續(xù)惡化,,從而進一步削弱美國的綜合國力,另一方面奧巴馬在競選中贏得的政治資本也將面臨重大損失,。
美國輿論和智庫普遍預計,,奧巴馬將很快組建其經濟班子�,?肆诸D政府時期享有很高威望的財長魯賓和后來擔任哈佛大學校長的薩莫斯,,有可能成為新內閣里的經濟掌門人。
然而,,奧巴馬的未來不容樂觀,。
喬治城大學經濟學教授西奧多·莫蘭認為,由于布什政府已開始著手實施7000億美元的市場救助計劃,,并且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進一步追加到9000億美元,,因此,無論奧巴馬上任后將采取什么樣的經濟政策,,美國的財政赤字都將不可避免地在未來兩年內持續(xù)存在,,甚至進一步擴大。何況奧巴馬在競選時承諾的醫(yī)療照顧計劃,、教育投資,、鼓勵發(fā)展清潔能源等政策都將直接導致政府進一步擴大開支。如果美國經濟形勢不能在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好轉,,則奧巴馬將不得不面臨擴大福利政策和緊縮財政支出的兩難選擇,。
“中美關系總體趨勢不會發(fā)生大的改變”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屆美國大選極少涉及中國議題,。
美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米德偉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方面,,經濟議題占據了本屆大選的主要版面,。而包括候選人在內的大多數美國人都普遍認為此次金融危機主要是美國自身的原因,解決問題必須從自身入手,,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像以往那樣遷怒于中國,。
另一方面,布什執(zhí)政以來,,尤其是第二任期內,,積極推動對華接觸和對話,,中美兩國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寬,、深度不斷加強,中美關系日趨成熟,�,?梢哉f,,在中美關系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果,是布什留給下一屆政府的為數不多的正面政治遺產,。因此,,兩位候選人都基本認同布什政府的對華政策,在政策層面沒有太大差異,。
關于新一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美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國家安全項目高級副主任史蒂芬·弗朗納根表示,奧巴馬高度重視亞洲—尤其是中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主張通過對話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和解決雙邊和世界性的問題。
米德偉認為,,除非出現意外,,中美關系總體趨勢不會發(fā)生大的改變。新一屆美國政府將會在中美關系的大框架內更多地就貿易,、能源,、六方會談等具體問題與中國進行磋商與合作。
本報華盛頓11月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