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千億身家的老爸是什么感覺,?回答只有一個字——爽,!這是“香港股神”李兆基的長子李家杰的答案。
2月29日,,香港恒基兆業(yè)地產(chǎn)有限公司及恒基兆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jīng)理李兆基在復旦大學獲名譽博士學位,,他的兩個兒子李家杰和李家誠都隨父出席,他也成為復旦大學歷史上第10位名譽博士,。在頒發(fā)儀式上,長子李家杰代表李兆基的家屬致辭,。
李家杰的回答有點玩笑意味,,他更強調(diào)的是,父親給他的最大財富是耐心和毅力,,以及精神上的執(zhí)著和勇往直前的勇氣,。60年前,剛剛20歲的李兆基身揣1000元錢從廣東老家來到香港闖世界,,直至如今的千億身家,,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很難成為現(xiàn)實,。
不過,,剛剛度過80歲壽辰的李兆基依然謙遜不已,把自己取得的成績歸于“配合時勢所致”,。小時候,,李兆基適逢抗日戰(zhàn)爭,小學畢業(yè)后,,就開始到父親的銀莊工作,,從底層員工干起�,!爱斈晡抑徊贿^是一個普通小市民,,做夢也沒想到能夠在1997年被福布斯宣布為全世界第四大富豪,也是亞洲首富”,。
李兆基直言,,自己在香港最初的30年也是平平淡淡,但他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入對了行,“幸運地進入了地產(chǎn)業(yè)”,,因為當時的香港房地產(chǎn)是升值最快的行業(yè),,一路做下來的成績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意料,“直到有一天福布斯告訴我是全世界第四大富豪,,我才知道自己有這么大的成就”,。
特意來到復旦大學觀禮的香港作家梁鳳儀曾這樣評價李兆基:過往無論香港地陷山搖,滔天風浪,,他不動心,、不移志、不外騖,、不從俗,。總之,,樓照起,,地照買,最終就是名照升,,錢照賺,。
面對幾百名復旦大學的大學生,李兆基也談起了“青年致富成功之道”,�,!鞍资制鸺遥枰鞎r地利人和,,一定要配合時勢和環(huán)境,,個人才智也不可缺乏,但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入錯行,�,!崩钫谆嬖V大學生們,什么時期有什么機會,,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機會,,“過去沒有什么賺錢的機會,現(xiàn)在正是中國興盛的時候,,而且很多民營企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抓住機會,再加上用功和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當然,他也認為有頭腦和眼光很重要,,“要明一而知三”,。
說到“致富秘訣”,李兆基認為,首要的一點,,自然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這一點用李兆基的自身經(jīng)歷完全可以證明,;其次,,不要太早有家庭負擔,最好等事業(yè)有成才考慮成家立室,,這一點和李兆基從小所受的傳統(tǒng)教育不無關(guān)系,;第三,最重要先找到“第一桶金”,,然后以錢賺錢,,才容易致富,而李兆基的第一桶金就是剛到香港不久后從事的“黃金買賣”中收獲而得,,之后通過房地產(chǎn)買賣,,收購“中華煤氣”,并在幾年前成功“轉(zhuǎn)行”,,從“樓神”到“股神”,,把500億港元變成1200億元,自然就容易得多了,;第四,則是經(jīng)常掛在李兆基嘴邊的一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雖然只有小學畢業(yè),但李兆基已獲得多所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榮譽院士稱號,,不過他還是遺憾自己小時候沒能多讀一些書。笑言自己英語不好,,普通話也不好,,就是沒讀書的結(jié)果,只能上“社會大學”,,“雖然我現(xiàn)在也算成功,,但也許當初如果多讀點書,可能成就會更大”,。
沒能上大學的李兆基對教育事業(yè)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早在1982年,就與多名好友共同創(chuàng)立了“培華教育基金會”,,在過去20幾年當中,,接受資助,或者參加培訓的人數(shù),超過1.4萬人,。
現(xiàn)在,,李兆基雖然還擔任恒基兆業(yè)的主席,但已經(jīng)把主要事業(yè)交給了兩個兒子,。談到對兩個兒子的期望,,李兆基覺得“富不過三代”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也無所謂,,“如果他們一樣努力,,說不定能夠青出于藍,還是要看才干,,看看他們是不是聰明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