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昨天在上海表示,,美國可能已經步入衰退,,相應地也會對中國的出口和整體經濟增長帶來一定影響,但并不是什么“災難性”的打擊,。恰恰相反,,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有助于加快中國經濟的“軟著陸”,,預計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將降至9%或是8%。
中國GDP增長或降至9%
羅奇是在為自己的新書《未來的亞洲》作宣傳時發(fā)表上述言論的,。他說,,美國經濟衰退,對中國當然也有影響,,但是并不太大,。他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如此之快,,對美國出口的放緩只可能給中國總體經濟帶來較小影響,,預計中國今年的GDP增速可能暫時降至9%或是8%。
“這樣的情況實際上與中國政府試圖給經濟降溫的努力并不矛盾,�,!绷_奇說。他進一步指出,,包括央行在內的監(jiān)管部門其實一直在采取措施給過熱的經濟降溫,,但到目前為止的效果還不明顯。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帶動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幫助中國實現(xiàn)了希望達到的調控效果,。
在羅奇看來,中國經濟之所以不會因為美國經濟衰退而受到很大沖擊,,是因為中國經濟有足夠的“自我緩沖”能力,。首先,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很猛,,去年的增速高達11.5%,,2006年的增長也達到10.7%。即便在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有2到3個百分點的放緩,,最壞的情況也不過降至8%到9%,這并非什么“災難性”的打擊;其次,,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國內儲蓄率也位居全球第一,在出口受到沖擊的情況下,,政府完全有能力通過利用充足的流動性來彌補這方面的損失,;最后,考慮到中國仍在大力刺激內需,,并且已經寫進了最新的五年計劃之中,,這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努力也有利于抵消出口方面的放緩。
有記者問到,,中國國內的內需占GDP的比重到什么時候可望趕上出口,,羅奇的回答是“很多年”。中國目前的國內消費增長很快,,但即便如此,,在2006年,中國的內需占GDP的比重卻已降至36%,,去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所以,中國還需要很長時間來全面拉動內需,。他也注意到,,為了更好地刺激內需,中國已在“十一五”計劃中更多強調了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國企改革等舉措,。
QDII出海不妨“悠著點”
羅奇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盡管面臨經濟衰退帶來的不確定性,但也絕非到了“世界末日”,�,!帮L險總會伴隨著機會�,!彼f,,盡管在當前要尋找“向上的”投資機會很難,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后沒有機會,�,!艾F(xiàn)在只不過是經濟和市場周期中的一個階段,并非到了世界末日,�,!�
羅奇表示,通常在衰退后就會是經濟的復蘇,�,!氨M管現(xiàn)在大家都在擔心衰退,,但在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們關注更多的恐怕會是即將開始的經濟復蘇,。所以,,投資人應該對未來的機會隨時準備著�,!彼A計,,最早在今年中期或是秋季,美國經濟以及金融市場可能就會到達周期性的底部,。羅奇表示,通常來說,,一個典型的衰退周期會持續(xù)5個季度左右,。
對于中國的QDII出海,羅奇表示:“我個人持比較謹慎的看法,,現(xiàn)在并非大力介入海外資本市場的好時機,。”不過,,他也指出,,從長遠來說,中國推出更多類似QDII的熟悉國際市場的投資群體是大勢所趨,。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國內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QDII機制能夠有效疏導更多資金流出境內,,從而緩解過多流動性給中國國內帶來的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
至于QDII的投資目的地選擇,羅奇認為,,如果如他所預期那樣,,本輪經濟衰退到今年中期或是夏季告一段落,屆時不管是在中國內地或是美歐日等海外市場,,都可能會出現(xiàn)“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衰退不可怕,貿易保護才是最大風險”
“我骨子里就是搞經濟的人,,即便新?lián)Q了工作,,我還是會持續(xù)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問題,寫寫相關文章,�,!�9日在上海面對媒體時,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如是說,。所謂“換工作”,,指的是自2007年6月起,,羅奇升任大摩亞洲區(qū)主席,從一位“明星”經濟學家,,轉型為需要頻繁與亞洲各國及地區(qū)政府,、監(jiān)管機構和客戶打交道的“生意人”。
羅奇認為,,2008年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美國經濟一只腳已經邁進了衰退,,由此必然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更值得警惕的是,,源自華盛頓的日益膨脹的貿易保護主義,,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政治風險。
羅奇認為,,目前看來,,美國經濟很可能陷入衰退,而且衰退可能已經發(fā)生,。美國經濟的衰退始于房地產市場,,但現(xiàn)在已逐步蔓延至消費等其他經濟領域。美國的消費開支占到GDP的72%,,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在過去幾年中,持續(xù)升溫的房地產市場在美國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老百姓的消費熱情也空前高漲,。然而,隨著次貸危機引爆樓市泡沫,,相應的財富效應也會迅速消退,,進而不可避免影響到消費和整體經濟增長。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美國經濟的衰退肯定會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羅奇表示,認為全球經濟已與美國“脫鉤”的觀點并不現(xiàn)實,,尤其是對亞洲經濟體而言,,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仍是偏向于以出口為導向。
羅奇指出,,如果美國消費降溫,,亞洲將會遭受打擊,中國經濟增長也會放緩,。但是,,中國具有足夠的緩沖能力來承受這一沖擊,而其他缺乏“緩沖”的亞洲經濟體卻可能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外部需求降低而承受巨大傷害,,尤其是日本,,其次是東盟國家,。
羅奇還強調,相比經濟衰退,,政治風險尤其是貿易保護主義正成為日益威脅全球經濟的因素,,而“始作俑者”可能就是美國。羅奇表示,,最近的美國總統(tǒng)預選過程表明,,中產階級的所謂經濟安全問題正成為選舉中最熱的話題之一�,!凹词鼓澄幻绹饕偨y(tǒng)候選人相信和支持貿易自由化,,支持全球化,支持與中國改善關系,,但是他有可能出于上述壓力,,擔心競選失敗而改變立場�,!绷_奇說,“我預計,,今年美國國會很可能通過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的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