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銀行股在暴跌中拉開了下半年行情帷幕,,但中資銀行的業(yè)績似乎不像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那么差,。近期各家券商紛紛發(fā)布2008年銀行業(yè)中期投資策略,,雖然面臨著資產質量下降,、中間業(yè)務下滑、宏觀調控等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但包括中信證券,、天相投資、申銀萬國,、齊魯證券等在內的多家知名券商一致認為,,2008年中資銀行利潤呈現快速增長依然不成問題。 所得稅率降低,、高位息差,、良好的資產質量以及迅速增長的中間業(yè)務收入等“四駕馬車”是各家券商判定2008年中資銀行利潤呈現高增長的幾大因素,而在這些因素之中,,除所得稅因素之外,,其他幾個因素都面臨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不過,,券商們一致認為,,下半年雖然不確定性在增加,但影響銀行業(yè)利潤增長的這幾個因素不會有大的改變,。
高位息差仍可維持
對于傳統(tǒng)信貸業(yè)務占絕對主導地位的中資銀行來說,,息差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銀行的盈利水平。2008年一季度,各家銀行都報出了亮麗的報表,,這主要是因為2008年一季度由于貸款重新定價,、貸款利率上浮等因素,個體銀行持續(xù)了息差擴大的趨勢,。不過目前市場普遍擔心,,銀行息差會受非對成加息、資本市場波動帶來的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影響而縮小,。對此,中信證券認為兩方面因素將促使銀行業(yè)息差水平維持在目前的高位: 首先,,行業(yè)存貸款利差處于較高水平,,存款成本的變化對利差的走勢起著決定性作用。其次,,由于信貸成本的持續(xù)下降,,行業(yè)扣除撥備因素后的利差也處于高位,撥備后利差對信貸成本的敏感度較高,。 齊魯證券的報告認為:“對銀行股走勢沖擊最大的宏觀調控來自于持續(xù)高通脹下央行采取非對稱加息,,這將直接影響銀行的存貸利差和存貸息差,進而影響到銀行的盈利能力,�,!辈贿^包括申銀萬國在內的幾家券商認為,短期內政府不會通過加息來大幅收縮銀行的息差水平,。
資產質量不會大面積惡化
除了息差水平之外,,目前市場上最為擔心的莫過于銀行的資產質量問題。對于未來幾年銀行的資產質量,,申銀萬國認為,,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和沖擊,但大面積惡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天相投資也認為,,資產質量風險在2008年集中體現的可能性不大,繼續(xù)維持銀行業(yè)“增持”評級,。天相投資認為,,由于撥備充足,浦發(fā)銀行和招商銀行業(yè)績增長的確定性相對較高,;此外,,由于撥備充足率相對較高,大型國有銀行仍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而中信證券也認為,,充足的撥備將緩和銀行業(yè)短期壓力,因此給予銀行業(yè)“強于大市”的評級,。
中間業(yè)務大勢不改
2007年股票市場的火爆推動銀行中間業(yè)務收入呈現爆發(fā)式增長,,而今年市場的低迷讓人擔心這種高增長是否能夠維持,。對此,申銀萬國證券認為,,股市的負面影響并不能改變中間業(yè)務持續(xù)增長的長期發(fā)展趨勢,。“一方面,,與資本市場相關收入的占比并沒有市場想的那么高(最好的時候大概也就在1/3左右),,另一方面,銀行在許多其他業(yè)務上都擁有廣泛的發(fā)展空間,,因此即便市場不好,,中間業(yè)務依然可以保持較快的增長�,!� 隨著居民金融觀念的轉變和理財意識的覺醒,,原先以保本為主要目的、存款為主要標的的資產配置將逐步轉化為保值和增值并重,、多元化金融產品組合的配置結構,。在資本市場好的時候,居民會配置更多的股票和基金產品,,而在上半年這種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保單、貨幣市場理財產品等則成為居民的首選,。但無論如何,,擁有網點資源、客戶資源,、產品資源以及專業(yè)知識的銀行都將是居民進行資產配置和調整的主要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