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國際一系列經濟領先指標的沖高回落,,對于經濟二次探底的憂慮在市場中彌漫,,如何應對經濟增速的下滑,已成各國政府必須認真面對的重大問題,。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就業(yè)數據讓市場感到擔憂,,6月非農就業(yè)人數下降,,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雖然失業(yè)率回落至9.5%,,但就業(yè)人口與總人口比率連續(xù)第二次下滑,,表明就業(yè)數據遠比其表觀展現的更為疲軟。此外,,5月工廠訂單,、ECRI領先指標下滑,
6月ISM制造業(yè)指數中新訂單指數下降7個點,,是去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上半年經濟增長貢獻巨大的庫存回補效應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再度去庫存化所帶來的經濟下行風險的累積,。 中國的經濟數據同樣展示了不容樂觀的一面,,PMI指數意外大幅回落,在經季調之后仍然下降0.9個百分點,,反映出經濟增長在持續(xù)放緩,。出口數據雖然表現強勁,但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連續(xù)走升數月之后,,其不利影響將會逐步顯現,,加上歐美經濟走軟,下半年出口對于經濟成長的拉動效應將會逐步減弱,;在房地產政策收緊和對地方融資平臺清查工作尚未結束前,,投資也不會為經濟增長貢獻太多力量;被不少人寄予厚望的消費,,在去年一系列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的政策之后,也面臨著極大的突破瓶頸,。如果收入倍增計劃能得到有效實施,或許能掀起新一輪消費熱潮,,但一來這個計劃全面實施難度較大,,二來對企業(yè)的負面影響如何消除,也是十分棘手的問題,。作出適當的政策調整是必然和應當的,。 鑒于去年以來中國經濟成長所展示出的對全球經濟的帶動作用,下半年的中國經濟會如何行進,,也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筆者以為,當前對于經濟的二次刺激,,討論焦點不應在做與不做之上,,而應當更多集中在如何做,,做什么上,只有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有的放矢實施,,才能保證經濟發(fā)展不偏離其應有的軌道,,實現平穩(wěn)增長的最終目標。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貨幣政策上的收緊動作,,以及今年年初一系列政策調整,,為下半年政策再度放松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在全球經濟面臨二次下滑風險時,,作為驅動引擎的中國經濟,,必然要承擔起擺脫二次探底威脅的重任,而這也是中國經濟在全球重要性更深程度的展現,。 但政策調整并不意味著再來一遍過去的刺激政策,。目前擺在全球各國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如何有效減輕經濟增速回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本輪經濟回落控制在較小的幅度和時間段之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沒有必要像經濟危機發(fā)展到最危險階段時一樣,,采取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措施,,而這種做法也并不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在短暫的經濟拉動之后,,我們依然會碰到去冬今春所遇到的一系列負面問題,,如此往復,中國經濟也將會陷入無解的循環(huán)之中,。 那么,,二次刺激需要做些什么,筆者以為,,首先應考慮的仍然是如何改變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fā)展的方式是未來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降低投資和出口在經濟增長中貢獻的比重,,提升消費和新經濟(310358,基金吧)的地位是二次刺激政策應當著力的重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提高國民收入在首次和二次分配中的比重是當務之急,,因為只有國民收入提升了,,消費的總量才會提升,持續(xù)性才會增強,,否則單靠消費上一時的政策刺激,,只能消耗居民舊有的儲蓄,反而會為未來的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多的潛在不利影響,。 提高國民收入,,對于企業(yè)而言,,應讓勞動者更多分享企業(yè)的發(fā)展成果,盡管這對于企業(yè)的所有者來說可能存在短期的利益損失,,但從長遠看卻有利于勞動者和企業(yè)同心同德,,打下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基礎;對于國家而言,,需要一定程度的調整企業(yè)稅收,,改變財政收入顯著快于經濟增長的非正常現象,,對于職工工資提升較快的行業(yè)企業(yè),,稅收應有一定的補償措施,以鼓勵企業(yè)所有者更有動力增加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此外,,在對新興經濟產業(yè)的政策扶持上,需要更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稅收,、資金、政策上面給予更多傾斜,,通過將其與傳統(tǒng)產業(yè)的區(qū)別性對待,,提升其市場競爭力,鼓勵更多資本進入新經濟領域,,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全面轉型,,從而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提供新鮮的原動力。
(作者系東航金融注冊金融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