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美國接連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盡管中方一再表態(tài)不希望打響貿易戰(zhàn)和貨幣戰(zhàn),,但美方在4月15日仍極有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盡管中美對雙方都如此重要,中美發(fā)生貿易戰(zhàn)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一旦美國對中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中國的出口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一般來說,,出口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需求,,另一個是價格,。我們使用三大經濟體
(美國,歐盟和日本)的GDP總量來模擬需求,,同時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來模擬價格,,通過簡單的回歸分析可以知道,中國出口與需求和價格的關系都是高度相關的,,只不過需求的影響為正相關,,而價格的影響為負相關,這也符合一般經濟學的預期,。同時,,通過模擬長期過程,我們也可以得到出口的需求彈性和價格彈性,,結果顯示:出口的需求彈性約為3.6,,即G3的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長期來看,,中國的出口將上升3.6個百分點,;出口的價格彈性為-1.4,,即價格上升一個百分點,長期來看,,中國的出口將下降1.4個百分點,。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國的出口中存在大量的加工貿易,,因此我們也需要將這部分貿易單列研究,。因為加工貿易有特定的發(fā)貨方,受到價格因素的影響較小,,回歸的結果也的確符合這樣的判斷,,加工貿易出口受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僅為普通貿易的一半左右。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做出如下假設:如果美方對中國征收2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的出口產品價格將被迫提高,由于全球競爭的存在,,關稅無法100%傳導到最終產品價格,。根據(jù)關稅傳導到最終產品價格的一些實證研究,我們假設兩種情況,,一種是60%的關稅被附加在產品價格上,,另外一種則是50%,再將兩種結果取平均數(shù),。同時,,我們假設G3的GDP增速在2.5%左右,即需求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 結果顯示,,如果美國向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中國的普通商品出口將下滑12.4%,,而加工貿易商品出口則只會下滑4%左右,,兩項合并,中國的整體出口將下降10%左右,。這個10%當然不是看起來這么簡單,。中國對美國存在的大規(guī)模貿易順差,將會因此減少,,中國經濟增速也將因此下滑,。中國有1億勞動人口與出口行業(yè)相關,10%的出口減速,,意味著大量的失業(yè)人口,。同時,中國政府也需要對出口商品進行大規(guī)模補貼,以保證其商品價格無需大幅上漲,,避免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減弱,。 更重要的一點,現(xiàn)在中美貿易焦灼狀態(tài)已使中國出口有很大的不定性,。這會使本來流向中國的訂單向他國轉移,。其不定性與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之前的情況相似——即當時的美國國會每年一度的對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的決議通過。這種不確定性對中國貿易的損失比實際關稅的征收要來的早得多,。 盡管沒有人愿意看到,,一旦美國將中國列入?yún)R率操縱國,并對中國進行制裁,,中國將面臨著嚴峻的外貿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