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的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關于亞洲經濟在未來世界中的主導作用成為熱議話題,諸多報告和研究觀點認為:亞洲與其他新興市場將創(chuàng)造世界經濟工商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方向,除日本外的亞洲各國占全球GDP的比例從1990年的9%增加到2008年的15%,而且這一趨勢仍將繼續(xù),預計到2015年,亞洲經濟體(除日本外)占全球GDP的比例將達20%,而在亞洲國家間貿易三角區(qū)中,中國將占貿易總量的大約40%,。 數(shù)十年來,日本一直被視為亞洲雁陣經濟的“領頭雁”,但是目前日本的“領頭雁”角色已經褪色,、國際認可度愈來愈低,。自從上個世紀中后期日本經歷了“平成危機”的泡沫經濟破滅,以及此后至今近20多年的經濟萎靡,日本經濟發(fā)展始終處于只見聲音不見行動的原地踏步狀態(tài),。俗話說“不進則退”,這20多年的國際經濟格局勢力此消彼長過程中,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使以往的“亞洲雁陣經濟”狀態(tài)發(fā)生了悄然變化。 所謂“雁陣經濟”形態(tài),由日本學者赤松要在日本經濟騰飛的初期提出并完善,該理論常常用來解釋亞洲國家間的分工和產業(yè)結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即日本為東亞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的領頭雁,亞洲“四小龍”處于中間,東盟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尾隨其后的產業(yè)分工發(fā)展模式,。這個理論曾在日本和東南亞諸國風靡一時,不過經濟大環(huán)境和經濟勢力的此消彼長也使其中的角色轉換進入轉折期,。 經濟總量的中日易位,將是“領頭雁”角色開始易位的標志。中國的GDP將在今明兩年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基本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和共識。根據目前普遍的預測,即將公布的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可能高達9.5%,而日本的同期經濟增長率可能只有1%,這必將進一步縮小中日兩國的經濟差距,。世界銀行的數(shù)據顯示: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fā)前,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從2003年到2007年都維持在兩位數(shù),2008年GDP攀升至4.3萬億美元,而去年日本為4.9萬億美元,。 除了總量的超越,在經濟依存的角色上,日本需要依靠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崛起來防止自身經濟過度衰敗,早已是“現(xiàn)在進行時”。即使在剛剛公布的日本內閣府10月份月度經濟報告中,日本經濟前景唯一的信心來源也是“亞洲市場向好,日本的出口保持增加”,。也就是說,日本在經濟依存角度上不僅早已不是“領頭雁”,反而處于需要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拉一把”的尷尬境地,。目前亞洲經濟體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日本、韓國等國,實際都是處于依靠對實際“領頭雁”中國的貿易逆差來“過冬”的狀態(tài),。 目前,中國應注重利用目前壓縮國內過剩產能的的機會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這將是逐漸獲得并穩(wěn)固亞洲經濟“領頭雁”地位的關鍵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