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8月下旬以來,,隨著中國A股市場開始出現(xiàn)持續(xù)性下跌的局面,,關于熱錢的流向開始重新引發(fā)爭議,。部分學者與分析師認為,由于認為中國資產(chǎn)價格繼續(xù)上漲的潛力有限,,下半年熱錢可能再度流出中國。 筆者并不認同這種觀點,。相反,,熱錢將在下半年繼續(xù)流入中國,這一趨勢甚至能夠延續(xù)到2010年上半年,。 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的狀況可謂一波三折。
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至2008年上半年,,中國存在持續(xù)的熱錢流入,,流入動機包括套取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套取人民幣升值收益,,以及獲得中國資本市場的價格溢價,。尤其是在2007年與2008年一季度,熱錢流入的規(guī)模達到峰值,。這是因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2007年開始加速升值,,強化了熱錢的套匯動機,同時股票價格與房地產(chǎn)價格加速上漲,,刺激熱錢進一步流入,。 然而,隨著雷曼兄弟的破產(chǎn)將美國次貸危機升級為全球金融危機,,短期貨幣市場的崩潰造成整個影子銀行體系的坍塌,,全球機構投資者都開始了去杠桿化的痛苦歷程。這意味著,,發(fā)達國家金融機構出售在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投資,,將資金兌換為美元后,,調回國內償還負債。去杠桿化的羊群效應一方面造成美元匯率逆勢上揚,,另一方面導致新興市場國家出現(xiàn)資產(chǎn)價格下跌與資本外流,。 中國也概莫能外。從2008年三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中國出現(xiàn)了顯著的資本流出,。根據(jù)“月度外匯儲備增加額-貿(mào)易順差-FDI-匯率變動造成的估值效應”的簡單方法來計算,則熱錢流出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期間達到峰值,,3個月合計流出1225億美元,。 美國金融市場的恢復速度超過了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從2009年二季度起,,隨著美國股市的強勁反彈,,國際機構投資者的去杠桿化進程基本結束。在盈利動機的驅使下,,這些機構投資者開始重新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風險資產(chǎn),。這就意味著,廣大新興市場國家開始重新面臨熱錢流入,。 根據(jù)前述方法的計算,,熱錢從2009年二季度起重新流入中國,規(guī)模達到88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與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相比,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微弱,、中美利差較小,,因此熱錢流入的主要動機是獲得資產(chǎn)價格升值收益。這意味著國際機構投資者非�,?春弥袊Y本市場的價格走勢,。 今年上半年的中國A股市場可謂是全球最火暴的股票市場之一,同時一些沿海大城市的房地產(chǎn)市場也迅速反彈,,平均價格甚至超過了2007年的最高峰,。迄今為止的股市與房市上漲,是與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國內極度寬松的信貸政策密不可分的,。筆者認為,,中國企業(yè)的盈利自危機爆發(fā)以來沒有得到顯著改善,居民的真實收入也沒有顯著改善,,這說明股價與房價上漲并非是基本面推動的,,而主要是受流動性推動。而政府采取了諸如限制新股上市,、收緊土地供應等措施,,通過股市上漲與房市上漲來拉動國內的消費與投資,在較長時間內能夠容忍資產(chǎn)價格上漲的風險,。當然,,熱錢從2009年二季度重新流入,自然對國內資產(chǎn)價格上漲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熱錢將在下半年繼續(xù)流入中國,。作出這一判斷的主要理由包括:第一,目前的股市指數(shù)下跌可能僅是大漲后的調整,,后市依然存在顯著的上漲空間,。一方面,國內流動性依然充裕,。盡管下半年信貸額度可能收緊,,但總體上寬松貨幣政策的基調不會改變。商業(yè)銀行內部也還有大量票據(jù)融資的騰挪空間,;另一方面,,政府依然期望通過資產(chǎn)價格上漲的財富效應與托賓Q效應來拉動消費與投資,這意味著政府依然會采取收緊供給的方式來控制價格,;第二,,今年下半年美聯(lián)儲不會加息,中美利差不會進一步收窄,;第三,,從今年下半年起,部分發(fā)達國家可能會重新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將會重新點燃人民幣升值預期,,而這將吸引更多熱錢流入套利。 簡言之,,在美聯(lián)儲重新步入加息周期之前,,在美國真正找到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之前,熱錢流動的趨勢很難再度反轉,。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中國依然存在國內外流動性繼續(xù)推高資產(chǎn)價格泡沫的風險。為避免重蹈日本在1980年代末期的覆轍,,中國政府一方面應更加積極地調整貨幣政策,,另一方面應加緊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經(jīng)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 |